• 王俊义:学术不独立难出大师 别把糟粕当精华

    当前如何看待学术典范,在浮躁功利之风依然甚嚣尘上的时潮中,学者应坚守怎样的精神品格,是知识精英必须深思的问题。
    2017-05-10
  • 习近平多次引用的张载“横渠四句”究竟有何深意?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17-05-10
  • 理想撞进现实:辉煌一时的墨家缘何走向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当时学者以儒墨并称,非儒即墨,二家并为显学。然而盛极一时的墨家学派,在秦汉之后几乎销声匿迹了。
    2017-05-10
  • 用逻辑推理解读《论语》排序问题

    国学大师解读经典基本上使用以下三条工具:第一,说文解字;第二,引用某某某某的话;第三,拼命加鸡精。但是他们忘了世界上还有一个东西存在:逻辑。
    2017-05-10
  • 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吗?

    宋人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很大可能是一句茶余饭后的玩笑话,当不得真。但是,我们也不妨认真一回,问一句:“半部《论语》真的可能治天下吗?”
    2017-05-10
  • 中国古代就开始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方言则可以让我们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这句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护方言的理由还是很有道理的。
    2017-05-10
  • 高风万古 中日词缘

    志和妙于山水绘事,此词正得其神理风致:白鹭成群地在西塞山前飞翔,活泼泼的鳜鱼在桃花流水中游动。舴艋舟上坐着碧蓑青笠的渔父,悠然自得地垂钓着。如此清远秀逸的景致,如此空灵微妙的诗心。
    2017-05-09
  • 林冲刺配沧州地名漫论

    《水浒传》中林冲刺配沧州使沧州扬名天下,漫漫发配路无不充满了英雄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所经之地对于当今行政区划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7-05-09
  • 老舍读书会在京成立 “诵读经典·传承京味”

    昨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作为领读人出现在大栅栏民俗图书馆,诵读老舍作品《我的母亲》。这是一篇挚情之作,老舍先生以独特的文笔把母亲坚强、慈爱的传统美德展现在读者面前。
    2017-05-09
  • 浅论儒家之义

    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管子倡导“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环绕“义”的概念作了交集。
    2017-05-08
  • 品味经典,阅读中国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通过文化数字的不断延续累进,中国传统的文化大观也逐渐形成。在这其中,“二十四”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数字。
    2017-05-08
  •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御史台、都察院等古代监察机构并不是专门、独立的监察机构。其经费来源、官员任免都由行政部门掌握,其监察权力往往受到权贵的控制,监察官员人格也不具备独立的条件。所谓在皇权控制下的“独立性”只是一种空想和假设。
    2017-05-08
  • 语文信箱:表示数字减少不宜用“倍”

    某媒体中说:“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说,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 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其中“少了一倍”的说法是否妥当?
    2017-05-08
  • 秦隋两代赋役制度比较

    秦隋两代赋役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重农抑商政策造就了倾斜的赋税结构;奢靡残暴导致了苛重的徭役等。这种相似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虽然纯属偶然,但从统治者崇尚重农抑商且赋役无度这一点看,又是必然的。
    2017-05-08

热点视频

张德江:常委会组成人员完全赞成、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决策部署 张德江:常委会组成人员完全赞成、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决策部署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