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势不再

    2001年,在中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18.3%来自美国,到了2011年,这一比例迅速下滑至6.3%。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已严重削弱美国自身优势产品竞争力,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已大大...
    2012-11-19
  •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012-11-19
  • 龙头房企融资计划考验调控政策

    据中原地产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以来,数家房企意向融资额已接近200亿元。如果这些融资计划得以实施,不仅房企资金紧张的矛盾将得到明显缓解,房价下跌的动力也将逐步消失,使调控面临更大的考验。
    2012-11-16
  • 农产品价格“过山车”治本之策是稳定供给量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土豆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七分之一,从2009年0.5元一斤到2010年1元一斤,从2011年一斤0.3元左右到2012年0.7元左右一斤,土豆价格在4年内上演了过山车。
    2012-11-16
  • 靠高仿而来的高利润还能持续多久

    对这些工业时代名牌产品的高仿销售,固然也有传播其文化的作用,但毕竟是工业化时代,可以大量复制,这就涉及到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重视,甘之如饴的去各得其所,势必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2012-11-16
  • 给“网购节”泼点冷水

    “全场五折,一年仅此一天”的噱头,确实很吸引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在11月11日前收藏了一批不同种类的商品,“双11”当天查看发现,一些商品有25%~50%的降价,一些商品并没有降价,还有一些热销...
    2012-11-16
  •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凸显经济拉动效应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实施以来,2600多万户城镇家庭住上了新房,近1亿人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在拉动投资、释放内需等方面凸显巨大的拉动效应。
    2012-11-15
  • 将消费力拉回国内须打组合拳

    不可否认,降低进口关税,通过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消除国内外消费的价格差异,是最直接的应对之策。然而,仅凭降低进口关税这一种招式,显得势单力薄,难成大器。因此,若想把海外洋品牌巨额消费拉回国内,尚须多打...
    2012-11-15
  • “双反”调查:行业危机也是转型机遇

    产业的发展,如果太快太急,必然会违背正常规律。所谓“双反”也不过是国际贸易市场的“趁火打劫”而已,所以我们除了灭火,更重要的是找到火源、彻底扑灭;查清起火的原因,吃一堑、长一智。
    2012-11-15
  • 马光远:没有底线的价格战相当于自杀式袭击

    中国的电子商务,未来可怕的不是竞争激烈,而是恶性竞争以及电商投资者的纵容导致竞争后整个行业的萧条。笔者最担心的是,中国电子商务陷入光伏产业高速成长后快速溃败的惨剧,这是真诚的提醒和忠告。
    2012-11-15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7%,比前9个月提升0.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94%。业内人士认为,投资增速依然在底部徘徊,略有上升态势。
    2012-11-14
  • 美国刁难中国企业不是光明正大竞争

    美国的一个企业10年前就提出华为的某些代码侵权,但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没有实力用知识产权刁难它们,只能用其他手段,包括一些政治化的手段。这不是光明正大的竞争,也会对它自己造成损害
    2012-11-14
  • 竞争点还是在于产品本身

    千言万语归为一句话:无论哪个行业,最终的竞争点还是在于产品本身。广告宣传、外观设计等这些工作不是不能做,这也是要花成本的,而且做好了的确可以带来企业价值的提升,但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产品必须要有价值
    2012-11-14
  • 中国稀土战略必须着眼长远

    日本等主要稀土进口国在批评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同时,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加快稀土资源开发合作。据美国彭博新闻社11月7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正联手日本丰田公司,与加拿大矿业企业合作开发稀土,试图打破中国在稀...
    2012-11-1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