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营销成风潮 车企牵手重庆长江草莓音乐节能否击中90后的心?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1-10





  当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后,品牌年轻化成为大势所趋,多元化跨界合作已成为不少品牌的新选择。众多车企也不例外。11月8日,重庆长江草莓音乐节上,长安UNI-T携手新朋友最拉风的音乐人吉克隽逸、最可爱的I.M.O宇航员YUKO,成团出道,在现场组成了桃红色拉风联盟。此外,今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HOT5重塑雕像的权力、五条人、达达乐队当下高人气的独立音乐人--痛仰、TT、旅行团、阿肆等34艺人联合登场。
  
  在这场热情洋溢的音乐派对上,实力派乐队带着现场观众迅速进入“摇滚Style”的状态。除了有好听的音乐,新奇的玩法,更有重庆站特别的限定打卡区:由桃红色改装版酷炫的UNI-T、吉克隽逸桃红色巨大号化妆镜SUMMERMOMOKO、摩登天空视觉创意厂牌MVM原创IP形象I.M.O。宇航员YUKO组成桃红色拉风联盟,前卫装置有种“异域”野性,吸引到场粉丝争相拍照打卡。现场参与互动,长安UNI-T更为各位粉丝准备了潮酷好礼及吉克隽逸的限定礼盒。
  
  同时,长安UNI-T车主,可享 “U星人独宠计划”。车主可享专属的VIP通道,定制专属歌单和限定音乐礼包,与艺人同框、赢签名等福利特权。
  
  为何一家车企要来涉足这样一场音乐节?“我们希望以此加深情感层面与用户的沟通,并积极与用户共创,让汽车与用户产生情感链接,建立持久稳固的‘朋友’关系。”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音乐节的优势在于天生自带的社交基因,更能直击年轻消费者日益凸显的社交诉求。“草莓”满溢青春、浪漫、潮酷的气息,气质更为多元,是为乐迷量身打造的音乐节场景体验,带给他们的是“音乐+潮酷文化生活方式”的全新感受。此次UNI-T联合草莓音乐节,以音乐节为载体,通过身份赋能构建用户的自豪感、特权感。使产品与场景融为一体,为他们量身打造有温度、有参与感、有趣有料的活动方式,营造良好体验氛围,不断打入年轻人圈内,同时持续树立年轻化的品牌价值。
  
  多个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90后已成为消费的核心力量。而近日发布的《90后人群消费白皮书》中,颜值经济、朋克养生、新萌物主义、娱乐至上……这些关键词已是其消费下的“人设”。


  对此,长安UNI-T自面世以来便不断深入用户圈层,进行创新营销迭代升级。与网易云音乐跨界合作邀请隔壁老樊演唱《自有引力》主题曲;携手全网知名IP槽值工作室;线上坐标长安引力APP更推出用户随时分享趣闻趣事的社交圈,嗨玩星球;线下的UNI星球地球则创新模式和贴心服务与用户建立全新纽带,全面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事实上,不止是长安汽车。各大车企都频频搭上跨界营销这趟快车,不惜砸下重金。一汽-大众探影邀请李荣浩为首席品牌官,巧妙契合了探影“年少有为”的价值主张,“玩不坏的探影”微博话题更收获了超过1000万的阅读量。拥有近600年文化历史传承的故宫与拥有60余年现代造车经历的红旗携手合作等。


  今年是大渡口区第二次举办重庆长江草莓音乐节,去年音乐节吸引了3万乐迷参加,线上微博话题阅读量达690万次。


  转自:重庆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跨界营销成食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视频直播的迅速崛起,移动营销也不再只局限于某个屏幕,多屏驱动营销模式正在兴起。移动营销内容、模式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成为国内各行各业、包括大牌食品企业积极探索和研究的焦点。
    2017-05-11
  • 老牌国货跨界营销:用“情怀”和“趣味”讲好品牌故事

    老牌国货跨界营销:用“情怀”和“趣味”讲好品牌故事

    大白兔奶糖是很多人童年时最爱的糖果品牌之一,那浓浓的奶香,让人们回味无穷,是记忆中难忘的经典味道。不过,大白兔奶糖味的唇膏,你能想象吗?
    2018-11-27
  • 休闲食品再度牵手美妆品牌做跨界营销

    休闲食品再度牵手美妆品牌做起了跨界营销,这回是洽洽食品与春纪合作推出了面膜。无论是洽洽食品还是春纪,该款面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首次跨界尝试。
    2019-03-05
  • 跨界营销带热消费 如何延续更考功力

    跨界营销带热消费 如何延续更考功力

    近年来,各大品牌纷纷开始跨界推出衍生产品,而且不少产品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猫爪杯一杯难求,六神鸡尾酒17秒内卖5000瓶,跨界营销成功的背后透露出怎样的消费心理?代表了怎样的消费趋势?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2019-04-2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