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称中金岭南)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过多年培育、提炼、创新,形成了独具“中金岭南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成为推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动力源泉,并通过探索中西文化融合,实现了“由浅层次走出去,到深层次走进去”的巨大转变。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不忘初心,在文化传承中“审视与自省”
根植于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得风气之先,闯出新路,中金岭南以“做中国有色中坚,做世界矿业巨子”为使命,向前跨越的每一步都闪烁着“特区精神”的光辉,也打造了独具中金岭南精神特质和全球视野的特色品牌文化。其中“做不到,没有理由”的执行力文化,是中金岭南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中金岭南人所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困难的条件下,做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不到,没有理由”是中金岭南做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个认同,在文化创新中“蜕变与重生”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公司的一切工作,包括战略的实施和管理的提升都离不开文化这个根本动力,文化不提升,战略和管理都是空谈。文化提升,不仅需要历史的积淀,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创新。
前些年,受有色金属行业市场低迷的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持续走低,作为一家以矿山资源为主业的国有企业,中金岭南和众多同行一样,也经历了市场严冬的“生死考验”。如何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制高点,画出中金岭南人团结一心的最大同心圆,成为中金岭南文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团结一心的本质是认同。在公司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通过找准“三个点”,即找准与企业发展的契合点,找准与员工情感的共鸣点,找准与利益各方的结合点,提出了“感情认同、利益认同、理念认同”的“三个认同”文化理念,努力打造“中金岭南命运共同体”。
走出国门,在文化融合中“拓展与提升”
文化融合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对文化层面的问题关注较少甚至未予关注,导致文化冲突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不仅将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影响经营效率,甚至还可能导致国际化经营的失败。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用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问题。
一直以来,中金岭南致力于打造成为“走出国门的排头兵,开发资源的行动派,融合共进的先行者”,目前,中金岭南产业辐射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多米尼加、爱尔兰、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然而,我们感到,“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出去”与“进去”,虽一字之差,中间却隔着两扇门。为此,我们提出了“用技术赢得尊重,用文化赢得认同,用管控赢得效益”的海外企业治理观,其中“用文化赢得认同”是关键一环。
“中国文化”让“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以更高效、更有魅力的方式走出国门,与当地文化土壤充分结合,让“中国自信”来得自然,让世界为之信赖。2017年,中金岭南全资子公司澳大利亚佩利雅公司实现了收购以来的最好成绩,并有望在2019年累计实现归属中金岭南净利润超过公司投资额。
守土有责,在文化引领中“坚守与担当”
我们从流程、制度、管理行为上嵌入“担当负责”的标记,将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融入公司发展各类机制,把企业倡导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让全体员工真正了解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让每个员工都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循企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标准,按照企业的要求做到自律自觉,把企业价值理念贯彻到个人职业行为中,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崇尚学习,在文化管理中“探索与实践”
现代企业之争归根到底是专业能力的高低之争。近年来,我们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进一步营造了培养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通过加强学习来提升人才的素质,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强化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人才力量。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为此,我们还构建了“一管理、二两纪、三讲、四抓、五程序”的人本管理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是党建与企业文化具有同向性,需把党的先进思想和运行机制融入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塑造中。二是内心认同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三是文化要“走出去”,更需“走进去”。四是将“实干”作为文化价值的最大认同和公约数。
当前,国家正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国际舞台、在世界范围内更广阔的天地,加强文化管理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路径。下一步,我们还将启动“企业文化年”建设,充分挖掘企业文化在推动中金岭南做强做优做大过程中的巨大能动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新的文化动力支撑。(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余刚)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