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管理的上海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认缴出资89亿元,基金总募集规模464亿元,财政资金杠杆倍数近6倍;参股基金投资企业超700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98%,早期及早中期企业占89%;被投企业共实现销售1365亿元,新增专利1.01万个,产出创新成果15994项。
一组数据背后,是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政府功能性资金的出资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平台、国资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机构,在双创领域的长期布局。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8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全媒体大型访谈活动中,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沈伟国说,在推进上海创新创业的进程中,集团将紧密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助力形成“创业、创新+创投”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力军和上海创新创业事业的引领者。
在科创领域有一个常被引用的比喻: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研究、开发中试、工业生产三个环节所需的资金配比是1∶10∶100,每一开发阶段资金都是前一阶段的十倍。一旦投入不足,创新闭环就会被打破,前期投入也会付诸东流。
“科创投集团希望构建推进上海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全功能形式的投融资平台。”沈伟国说,借以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推进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一是构建了政府基金投资管理平台。一方面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又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同时还不遗余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出资10亿元,参与规模100亿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基金,截至2017年底,累计完成项目投资6个,投资额15亿元”。沈伟国说。
二是构建了政府战新项目出资管理平台。投资的多个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世界第四家具备高端光刻机系统设计与集成的高科技公司;上海中微半导体公司研发生产的集成电路设备进入国内外先进制造生产线,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与突破;盛美半导体设备公司201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等。
三是构建了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平台。沈伟国说,国有创投企业的直接投资始终围绕政府的战略导向展开,如:聚焦政府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装备制造、振兴实体经济战略等。集团成立三年来,累计实现投资项目上市127家(历年累计172家),获各类成果奖项110项(其中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6家企业(爱奇艺、挂号网、平安好医生、找钢网、沪江网、七牛云)成为“独角兽”企业。
四是构建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创投集团为创新创业企业打造了全功能形式、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大平台,通过探索科技金融的新形式,形成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投资、贷款、担保、服务”联动机制。
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投资机构,上海科创投集团不仅成为培育品牌的“加速器”,同时还打响了自有品牌的美誉度。“未来,我们将孵化更多品牌。”沈伟国说,要进一步发挥国用功能性创投企业的平台作用、引导作用、示范作用,吸引和集聚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和投资团队,来参与上海的品牌打造,形成孵化品牌的“流水线”和“加工厂”。
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往往让很多社会资本“望而却步”。而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者,科创投集团布局早,十几年来一直把集成电路作为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
“我们按照政府部门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战略,以直接投资、基金投资、政府专项资金投资等多种方式、多重渠道对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进行了系统性和基础性布局”。沈伟国说,通过多年的深耕细作,致力于具有鲜明特色的“上海制造”品牌企业的打造。
据介绍,目前集团已投资各类集成电路企业近50家,形成包括设计、装备、制造、材料等几乎涵盖全产业链的投资组合,投资阶段上也实现了早期、成长期、产业投资、并购等所有阶段的全覆盖。
提供“上海服务”,助力“上海制造”,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投资机构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说“四大品牌”是构筑上海未来战略优势的“梯子”,那么投资机构就是“扶梯子的人”,让每一个创新创业者走得更加稳健。
对此,沈伟国表示,下一步集团还是要聚焦国家战略,发挥国有创投的“示范”作用,更好地支持重点战新领域企业的发展;聚焦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围绕5G、AI、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新领域和新兴产业,加大布局力度;聚焦产业链和平台的联动,推进创投企业、投资项目间信息交流、业务协同、投资联动与资源共享;聚焦改革创新发展,集团将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集团的市场化改革;聚焦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领域,例如生物医药等关乎民生的领域。
前两天,上海科创投投资的盛美半导体生产的设备,成功搬入其投资的“华力二期”12英寸先进生产线项目;而早在先前,其投资的中微半导体生产的设备,也已成功搬入另一重点项目中芯国际的新生产线。这种产业链创新链的合作正大大提高上海集成创新、整体发展的效应。
沈伟国表示,作为国有创投企业,将继续坚持投向早中期项目,坚持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发挥国有功能性创投企业平台作用,坚持服务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记者 周琳)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