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双星3月上旬与以韩国产业银行为首的锦湖轮胎债权团达成一致,青岛双星将以增资方式持有锦湖轮胎45%的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双星集团表示,交割完成后,双星将发挥锦湖轮胎的优势和双品牌协同效应,尽快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企业。这项增资大约折合40亿元人民币,预期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近几年,中国轮胎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特别是在亚洲以及东南亚地区。国内轮胎企业基本把东南亚作为投资设厂的首选,这是因为当地具有优质天然橡胶资源、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优越的投资环境。2017年,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签署备忘录,准备在马六甲州投资建设轮胎厂,计划占地面积90亩,主要生产高档轮胎;同年5月,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越南前江省龙江工业园投资16.7亿元建设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胎的轮胎厂……
“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内竞争压力大。”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专家也表示,随着中国环保督察力度加大、国内优惠政策大幅削减,再加上人力、税负等,轮胎企业的生产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环保税1月1日正式实施,在影响轮胎行业的同时,其他相关产业如电厂、煤化工厂等也开始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导致上游原料货源紧缺,拖累开工。
但中国轮胎企业海外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宇资讯资深原材料分析师李旭表示,轮胎出口是中国轮胎企业主要盈利手段之一,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40%至50%,但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将严重影响到以轮胎出口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中小轮胎企业。
“其中,中国轮胎最经常受到的是欧美等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前几年尤其受美国‘双反’影响最大。”白明介绍道。以2017年为例,欧盟、土耳其、秘鲁纷纷宣布对中国橡胶轮胎采取反倾销调查,欧盟也在2017年10月表示对华卡客车轮胎启动反补贴调查。
美国和欧盟轮胎的准入标准也在不断调高。“在出口轮胎过程中,最令中国轮胎企业头痛的就是认定标准。”轮胎业人士表示,“达到这些国家的标准就意味着企业要多付出两项成本,即提高生产成本和新增巨额检测费用。”
面对压力,李旭认为,中国轮胎行业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做大做强品牌效应,并采用智能化生产以降低成本,研发新轮胎产品。有业内人士也认为,频繁遭遇国际“双反”调查的现象警示中国企业应加速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和绿色轮胎产业化要结合起来。”白明说。“智能制造”在解决人工成本、产品同质化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李旭表示,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轮胎企业是否走智能化之路,关系着其长远发展。研发绿色轮胎同样也是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海外建厂进而到进口国建厂无疑是降低压力的明智选择。白明表示,中国轮胎企业不进则退,必须要整合全球的资源和营销渠道,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从而实现发展。到海外建厂,能够很好地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对轮胎出口的影响,还能为后期拓展海外市场做铺垫。
“中国轮胎企业海外发展益处很多。”白明强调,就地生产可以提高便利度,更加直接地获得海外的优质资源,从而在国际轮胎市场的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
白明同时强调,中国轮胎行业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一些企业还未达到海外生产的规模,应先在国内发展。而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也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等,令海外发展更顺畅。(记者 周东洋)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