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举行 国产剧与观众一起天天向上

    在美剧频频口碑炸裂、日韩剧陪伴一代年轻人青春成长的背景下,年轻一代谈起国产剧时,嘲讽多于肯定。当然,大家也承认,尽管国产剧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大浪淘沙后,还是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艺术精品。
    2017-06-15
  • 83岁李敖用节目告别世界:《再见李敖》再无相见

    在近日举行的“优酷奇妙夜”的泛文化主题活动上,《新周刊》创始人孙冕、财经作家吴晓波、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演员王珞丹等人祭出大招推出《观复嘟嘟》《你好!老傢伙》《造物者》《百心百匠》等20余部泛文化节目。
    2017-06-15
  • 北京从"旧城"到"老城":让历史文化进入百姓生活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近日研究讨论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指出,要推进实施老城重组,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强化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等服务功能。
    2017-06-15
  •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触网 供读者免费使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触网 供读者免费使用

    网络时代到来之前,人们查阅陌生名词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查阅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如今,打开浏览器,搜索引擎里收录了众多百科网站。
    2017-06-15
  • 中小学生砸钱追热门网游 未成年人网游行为如何监管

    前不久,由于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往游戏里大额充值,西安的十余个家庭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向腾讯、4399等游戏公司追回款项,引发舆论关注。
    2017-06-14
  • 怎样让今天的孩子拥有自己的儿歌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这是谷建芬“新学堂歌”系列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读唐诗》。
    2017-06-14
  • 《红楼梦》作曲者王立平:耗四年完成《葬花吟》等配曲

    《红楼梦》作曲者王立平:耗四年完成《葬花吟》等配曲

    30年过去了,76岁的王立平一度以为,关于87版《红楼梦》的话他已经说完了。但6月17日晚的87版《红楼梦》开播三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上,包揽剧中所有配乐创作的他,仍是主角。
    2017-06-14
  • 七国十团展开多重语境东西对话 国家大剧院掀起戏剧狂欢

    七国十团展开多重语境东西对话 国家大剧院掀起戏剧狂欢

    从6月至9月,从盛夏到初秋,2017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将上演一场跨越三个月的戏剧狂欢,来自7个国家10所院团的作品将汇聚舞台,展开多重语境、多维视角的东西对话。
    2017-06-14
  • 《新华字典》App遭争议:单靠权威不足以赢得市场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据介绍,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新闻联播》原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
    2017-06-14
  • 走进第六届国际非遗节 非遗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六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自6月10日开幕以来,仅10日、11日两天就有超过10万人次的市民来到非遗博览园主会场参与活动。非遗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2017-06-14
  • 古诗文也成“网红” 综艺节目“黑马”能跑多远?

    唐诗、宋词成了“网红”,论语、诗经也成了“网红”,2017年以来电视综艺生态环境为之一变。与古诗文相关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一骑绝尘”,成为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激增的“黑马”。
    2017-06-14
  • 为何多档网综被曝“赔本赚吆喝”?

    为何多档网综被曝“赔本赚吆喝”?

    2014年,《奇葩说》开启了网络综艺的先河,自此以后,网综进入了快车道。2016年下半年,网综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直接表现在广告商出手没那么大方了,许多网综事后被曝是在“赔本赚吆喝”。
    2017-06-14
  • 青春电影不妨多些励志

    前段时间,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在国内票房市场刮起了一阵旋风,不仅以12亿元票房成为月冠军,更引发了观众对国产同题材的“青春”“励志”题材的反思。
    2017-06-13
  • 上海电影节启动售票 影迷热情抢票观众钟爱经典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线上线下同时启动售票。数字证明了影迷的热情与手速:1分钟线上售出23261份订单,38619张影票,5分钟后达到80080份订单,122965张影票。
    2017-06-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