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国有馆藏文物退出制度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13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为加强对国有馆藏文物退出的管理,促进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施行《国有馆藏文物退出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国有馆藏文物退出机制正式建立。


  据介绍,国有馆藏文物退出是指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将馆藏文物退出本单位藏品序列并注销文物账目的行为。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文物退出的监督指导,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物退出的管理。因老化、腐蚀、损毁等原因造成文物无法修复且无继续保存价值;因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力造成文物灭失;被鉴定为无文物价值的现代复仿制品;在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进行交换、调拨;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终止或合并等情形的馆藏文物将作退出处理。


  国家文物局要求,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拟将馆藏文物作退出处理的,应当组织专家组对拟退出的馆藏文物的基本情况、退出理由、退出后的处置方案等进行评估,并经本单位理事会或者集体研究同意。将接受捐赠的馆藏文物作退出处理的,应当按照与捐赠人约定的协议办理;无约定协议的,应当事先征得捐赠人同意。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对拟退出的馆藏文物履行备案或审批程序,并将拟退出的馆藏文物的基本情况、退出理由、退出后的处置方案等在本单位网站及所在地主要报刊、主管文物行政部门网站上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在公示结束后,于实施退出行为30个工作日前,向主管文物行政部门备案。馆藏二、三级文物应当逐级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馆藏一级文物应当逐级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应当为退出馆藏的文物建立专项档案,并报主管文物行政部门备案。馆藏二、三级文物应逐级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馆藏一级文物应当逐级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专项档案应当保存75年以上。(刘修兵)


  原标题:我国建立国有馆藏文物退出制度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6年文物被盗案多发 团伙专业化暴力化

    国家文物局10日在其网站通报2016年度文物行政执法与安全监管工作情况。通报指出,2016年,文物被盗案件多发频发,盗窃团伙专业化、暴力化,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续发生文物被盗案件。
    2017-05-11
  • 360件文物国际博物馆日亮相首博 展示近20年考古成果

    文物除了承载历史信息,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好。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主要从1995年—2016年的历年十大考古发现中精挑细选,最终确定360件(套)文物。
    2017-05-13
  • 用起来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

    燕海鸣分享了他收集整理的智珠寺案例(部分内容引自崔金泽的《北京智珠寺保护利用状况再调查》和张帆的《北京智珠寺改造,是“高档会所”还是文物修缮典范?》)。
    2017-06-01
  • “南海一号”文物首度“出海” 海上丝路珍品亮相汉堡

    “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8日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开幕。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汉堡市文化与传媒事务参议员卡斯滕·布洛斯达等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
    2017-06-12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