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报名不予退款 内容付费一锤子买卖何时休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09





  学习新知识、提升社交能力、训练各项技能……内容付费平台上五花八门的产品掀起了人们线上学习的风潮。但为知识信息买单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风险。“听了几节课才发现老师讲得特别水”“买了之后才发现都是网上的免费信息”……在购买课程后,一些人有过退款的想法,但目前不少平台拒绝退费,甚至还没有开课,只要消费者掏钱购买了课包就不能退款,做成了“一锤子买卖”。


  课程未开 钱也不退


  4月19日晚,李女士在朋友圈看到一篇“21天减肥实战营”的课程链接,这是“在行一点”平台推出的减肥课程。“现在只要199元,就能让你21天瘦8斤。”看到这样的宣传语,正为减肥而苦恼的李女士眼前一亮,浏览了课程介绍后,就立刻在线付款报了名。


  但付款后的第二天,李女士下载APP后发现,这期课的开课时间为5月7日到6月2日,和自己的工作安排有冲突。李女士立刻致电客服申请退款,但被告知无法退钱。这时她才发现,在课程介绍末尾的购买须知里,最下方有一行小字写道:课程内容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成功订阅,概不退款。


  “虽然自己没仔细看购买须知,但没消费就不退钱,不是霸王条款吗?”在李女士看来,课程还没有开始,等同于商品还没有发货,商家应该满足自己申请退款的要求。李女士随后拨打12315投诉,5天后工商部门回复表示需要当面提交证据,“最近工作忙也没有去当面提交证据,现在预热课程每天都会推送,我一直没有下载观看。”李女士说,在自己的“在行一点”APP里,学习计划目前仍停留在0%。


  “概不退款” 并非个案


  记者在“在行一点”APP里随机查看20种付费课程看到,购买须知里都写有“一经报名不予退款”的说明,但其位置十分不显眼,用户需要翻阅冗长的课程介绍后才能看到这行小字。


  不少内容付费平台都有着类似的条款。在“得到”APP中,记者随机查看一些付费课程,其中的订阅须知中都写有“一经订阅成功概不退款”。豆瓣的内容付费栏目“豆瓣时间”也有同样的规定。


  在消费者早已习惯了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的今天,不少人开始质疑,内容付费平台此种行为,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表示,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有四种商品除外——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报纸、期刊。新消法还规定,除这四类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分析,在线内容付费产品是一种新型数字化商品。消法中列出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主要指一旦使用就影响二次售卖的商品,不退款可以理解,但目前多数付费课程持续时间较长,消费者在接收商品前,由于消息不对称无法真实了解商品情况,卖家理应给予消费者一定时间内的“后悔权”。针对李女士遇到的情况,陈音江认为,消费者在未开课前申请退款,不会对商家造成损失,更不会影响商家二次销售,商家应该给予消费者退款的权利。


  部分平台推“有条件”退款


  尽管新消法对各类商品的7天无理由退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近些年新兴的内容付费平台仍打起了擦边球。记者注意到,这些不予退款的内容付费平台,都将不退款的原因解释为“本专栏为虚拟服务内容”,将内容付费产品定义为“服务”而不是“商品”,从而避开了“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因此,如何规范内容付费平台的退款规则,仍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明确规定。


  记者了解到,部分平台已经尝试推出退货服务。去年4月,知乎Live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款”功能,成为国内首家支持知识退款的内容付费平台。只要用户收听的语音数量未超过15条,可在Live结束后的7天内申请退款,如果用户购买时Live已经结束,可以在购买后的7天内申请退款。


  随后,一些平台也上线了退款功能,例如喜马拉雅平台规定,用户购买后7天内且收听声音数与下载声音数之和不超过2条,可以申请退款。在番茄英语平台,用户可以在开课后3天内无理由全额退款。(马婧)


  原标题:一经报名不予退款 内容付费一锤子买卖何时休


  转自:北京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短视频洗牌 部分平台放任内容管控防淘汰

      三大直播平台业绩飘红的同时,奇葩的视频直播却饱受诟病。  12月8日,经警方证实,自称国内极限高空运动挑战第一人的吴咏宁,已在一个月前攀爬高楼时不幸坠亡。坠亡事件近两天持续发酵,引发业界对视频直播平台监管力度...
    2017-12-12
  • 我们会为什么样的知识付费?

      刚刚落幕的第二届喜马拉雅FM123知识狂欢节,从12月1日开始到3日21时,消费总额已达1 7亿元,知识经济的热闹可见一斑,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社会高涨的学习热情。  如今,终身学习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学习者职业、年龄迥异...
    2017-12-05
  • 知识付费 分享你的最强大脑

        数据来源:易观、艾媒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内容消费观念的逐渐养成,知识付费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个人从海量信息中突围的利器。与传统培训相比,知识付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学习...
    2018-01-31
  • 被刷屏的营销课 “付费外衣”下玩的什么游戏?

    被称为“首次公开‘潮水式刷屏’的营销方法论”,课程起步价19 9元,“每多一万人购买学费涨5元,转发邀请好友可拿40%提成。”这意味着只要用户邀请好友购买课程,即可获得现金返现;且好友再次邀请好友,原用户也可获取收益。
    2018-03-21

热点视频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震后10年加入新篇章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震后10年加入新篇章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