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2025-07-16
  • 擦亮史前文明“活态教科书”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果丰硕

    擦亮史前文明“活态教科书”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果丰硕

    今年6月,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成为全国6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也是山东省第四处获此殊荣的文化地标。
    2025-07-15
  • 藏式皮雕:从雪山走向世界

    嘉福苍,藏语意为“雪山背后的人家”。嘉福苍手工皮艺是该家族传承至今的皮具加工技术,从晚清时期传至万德这一辈已是第四代。
    2025-07-14
  • 申遗成功六周年 良渚展现新气象

    申遗成功六周年 良渚展现新气象

    2019年7月,位于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6年来,杭州通过做好良渚申遗“后半篇文章”,让良渚古城遗址及其代表的良渚文化呈现出诸多新气象。
    2025-07-11
  • 山东发布举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聚焦加强党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领导、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2025-07-10
  • “三轮驱动”构建四川非遗创新生态

    “三轮驱动”构建四川非遗创新生态

    近年来,通过科技、制度、人才“三轮驱动”,四川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非遗创新生态,让沉淀千年的文化瑰宝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25-07-09
  • 山西太原:非遗进古村 文旅火起来

    山西太原:非遗进古村 文旅火起来

    目前,刘家堡村共进驻太原剪纸、西华门舞狮、太原锣鼓等40多个非遗、手工艺项目。刘家堡村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成人等开展特色研学课程,成为山西“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劳动教育基地”。
    2025-07-07
  • 安徽推进廊桥数字化保护

    安徽推进廊桥数字化保护

    根据《安徽省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要求,安徽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开展了全省廊桥数字化保护项目。近日,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25-07-04
  • 四川:文化遗产会“说话”会“破圈”

    四川:文化遗产会“说话”会“破圈”

    在文化遗产“体系化构建、项目化推进、时代化呈现、系统化实施”的要求下,古蜀文明在城市公共空间、大众文化消费场景中形成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记忆,在当代社会土壤中持续生长。
    2025-07-03
  • 铅锡刻镂:飞刀走线,青铜“生花”

    铅锡刻镂:飞刀走线,青铜“生花”

    铅锡刻镂技艺是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一种制模技艺,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5-07-01
  • 海内外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持续“进行时”

    近年来,从中国侨乡到海外华社,对华侨历史遗存的保护工作与活化实践一直持续进行。
    2025-06-30
  • 软木画走红,加速融入生活场景

    软木画走红,加速融入生活场景

    软木画是福州的一种软木雕刻手工技艺,形成于20世纪初,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5-06-27
  • 史前遗址填补中华文明演进缺口

     近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入选。这些遗址的发现,对于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26
  • 解锁千年密码守护高原文明之光

    解锁千年密码守护高原文明之光

    西藏自治区文物资源丰富,文物风格独特。这些分布广泛的文物,不仅记录了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025-06-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