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中国最早石窟”,品“丝路龟兹乐舞”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市,迟至公元18世纪,才有了“库车”这一名字。此前千百年中的古称“龟兹”,更为人们所熟知。最早见于《汉书》的“龟兹”,因过于古老而准确含义存疑,但通常认为源于“要道”“城市”等意。
    2025-09-10
  • 京津冀三地携手培养青年文物工匠

    京津冀三地携手培养青年文物工匠

    北京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青年匠师培养可推动三地文物修复师技术互通和资格互认。培养项目的未来价值,不仅在于培养技术精湛的修复人才,更在于构建人才、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
    2025-09-09
  • 古城微改造 民生新画卷——深圳南头古城蝶变记

    古城微改造 民生新画卷——深圳南头古城蝶变记

    作为深圳的历史根脉与文化地标,南头古城拥有近1700年郡县变迁史,不仅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行政、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更被誉为“粤东首府、港澳源头”。
    2025-09-05
  • 非遗传承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非遗传承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作为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十年来,先后有149所院校举办1400余期研培班,直接培训非遗传承人5.1万人次;各省(区、市)同步开展研培工作
    2025-08-29
  • “沙塘北塬类型”确立填补宁夏史前文化关键缺环

    记者21日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单位公布的《隆德沙塘北塬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与《宁夏海原南华山地区史前遗存考古调查报告》,首次明确建立了宁夏南部地区龙山时期的文化发展序列“菜园文化—沙塘北塬类型—齐家文化”。其
    2025-08-27
  • 多地非遗馆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多地非遗馆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这个暑假,全国各地非遗场馆开展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2025-08-26
  • 为文物古迹筑起法治“保护墙”

    初秋时节,记者随检察官走进库木吐喇石窟寺、昌吉州境内烽燧群、额敏县也迷里古城遗址等,探访新疆检察机关如何以公益诉讼为笔,在戈壁与绿洲间写就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答卷。
    2025-08-25
  • 2025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洛阳举行

    8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的“2025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洛阳开幕。
    2025-08-22
  • 大汶口遗址:文明曙光照亮海岱大地

    大汶口遗址:文明曙光照亮海岱大地

    发源于泰莱山区、西注黄河的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六十多年前,一个远古的“秘密”被发现于汶水之畔的沉沉土层,显示出六千余年前大汶口文化的文明曙光曾照亮海岱大地。
    2025-08-21
  • 燕京八绝走进社区 非遗融入暑期生活

    燕京八绝走进社区 非遗融入暑期生活

     8月5日,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携手朝阳区小红门地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燕京八绝非遗文化融入之"五进"活动。
    2025-08-20
  • 油纸伞“撑”开的世界舞台:石鼓非遗出海记

    油纸伞“撑”开的世界舞台:石鼓非遗出海记

    8月的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一缕湘竹清香萦绕在“中华书简”造型的展馆中。来自湖南湘潭县石鼓镇的油纸伞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伞面上工笔绘制的山水墨韵与展馆中央篆刻着石鼓文的“中国”印章交相辉映。
    2025-08-19
  • 四川自贡:非遗彩灯点亮精彩夜经济

    四川自贡:非遗彩灯点亮精彩夜经济

    在四川盆地南部,有一座因盐设市的城市--自贡。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千年盐都”“恐龙之乡”,更被誉为“中国灯城”。自
    2025-08-18
  • 有“知”有味 体验非遗正当“夏”

    有“知”有味 体验非遗正当“夏”

    这个夏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图景随处可见,非遗在赓续传承与当代转化中绽放时代光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2025-08-15
  • 姚河塬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记者11日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文化旅游广电局获悉,彭阳县姚河塬遗址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名单,成为宁夏第三个获此立项的遗址。
    2025-08-1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