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民族文化 彰显中国风格

    弘扬民族文化 彰显中国风格

    从推动歌剧舞剧的民族化、本土化,到探索其现代化、当代性的审美风格,无论表现方式怎样迭代、美学逻辑如何变迁,自成一体的文化理念、古今相通的中国精神,历久弥新,根脉不移
    2022-01-13
  • 海滨少年感受冰雪竞技体育独特魅力

    海滨少年感受冰雪竞技体育独特魅力

    “同学们,滑冰好不好玩?”“好玩!”48个小学生快乐地齐声回答,笑声响彻整个冰上运动中心。这些七八岁的孩子穿戴整齐,头盔、护腕、护膝、冰刀鞋等专业设备一样不少,俨然一副“滑冰小能手”的样子。
    2022-01-13
  • 在网络文化生活新风尚中看懂Z世代“精神世界”

    在网络文化生活新风尚中看懂Z世代“精神世界”

    昨天,哔哩哔哩(B站)公布了2021年百大UP主(视频创作者)名单,“汪品先院士”“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罗翔说刑法”等赫然在列。
    2022-01-12
  • 遗址公园“热”了,期待考古专业也能“冷转热”

    遗址公园“热”了,期待考古专业也能“冷转热”

    三星堆、海昏侯、南海一号沉船等考古发现屡屡引发全民关注热潮,此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三星堆遗址发掘,也展示了“中国气派”的现代考古学发展。我国拥有5000多年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活”在当下,亟...
    2022-01-12
  • 《建安十三年》:三国历史的解读之作

    《建安十三年》:三国历史的解读之作

     作为一本带有研究色彩的历史普及类书籍,《建安十三年:后汉三国的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以赤壁之战发生的建安十三年为切入点
    2022-01-11
  • 躬耕大同文化 拓展云冈艺术

    2021年11月,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国家一级导演王和平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2022-01-11
  • 历时八年 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之路

    历时八年 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之路

    2013年8月的一天,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原主任周和平在一个项目报批文上特别签署意见:请古籍馆组织精兵强将集中精力开展“天禄琳琅”的修复工作,要作为全国古籍修复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以此...
    2022-01-10
  • 走进演出空间与戏剧 时代的光影随行于艺术

    走进演出空间与戏剧 时代的光影随行于艺术

    演出空间从戏楼、镜框舞台到走向大自然、走向大众,演出场域的变化和发展,使戏剧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更强大的生命力。
    2022-01-06
  • 上海首批数字景区出炉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昨天公布上海首批21个数字景区名单,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长风海洋世界等一批景区入选。
    2022-01-06
  • 全国首例保护古村落人文遗迹案宣判

    全国首例保护古村落人文遗迹案宣判

     近日,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涉古村落人文遗迹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判决被告徐某文、方某平连带赔偿门楼修复费用10.35万元和人文生态资源损失30万元,并承担鉴定及评估费用1.12万元。
    2022-01-05
  • 元宇宙产业化还很遥远

     火爆的元宇宙已经入选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但是对于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专家们依然看法不一。
    2022-01-04
  • 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 河南更“出彩”

    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 河南更“出彩”

      日前,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会上,重点介绍了河南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相关情况,谈到了数字化这一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
    2022-01-04
  • 2021见证主旋律电视剧品质与热度的高光时刻

    2021见证主旋律电视剧品质与热度的高光时刻

    2021年,国产剧诸多热现象的诞生,究其根本是致时代、致人民、致正道的创作主流成为显流。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剧场,正努力用好故事为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代言。
    2021-12-31
  • 热血炸裂亦温情脉脉 为综艺“全优生”的诞生聚能

    翻看2021年热门高分综艺会欣慰发现,国内综艺创作者已经基本告别照搬、模仿海外节目的学习阶段,形成了追求原创性和本土性上的创作自觉。告别疫情冲击重整出发,为畸形偶像养成节目踩下刹车,今年综艺市场完成了生产创作的提质...
    2021-12-3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