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三国历史的解读之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1-11





  作为一本带有研究色彩的历史普及类书籍,《建安十三年:后汉三国的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以赤壁之战发生的建安十三年为切入点,以这一年正月曹操玄武池练兵和奏免司徒赵温这两个军事和政治事件为起始,将发生在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等十三个地点的事件连贯起来,考察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在这转折之年的所思所谋、所作所为,剖析各方决策的成败得失及其历史影响,审视历史之流的波澜壮阔与百转千回。


  概括起来,《建安十三年》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视野宏阔。建安十三年无疑是搅动天下每一个角落的一年,但之前少有人却分析这一年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产生了这些影响,除了赤壁之战还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发生的?作者锋云则不同,他以这一年曹操、刘备、孙权的主要活动为时间脉络,通过地点的变换、焦点的转换,给人以移步换景的感觉,进而如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张帆教授所说“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大势和轮廓,也精彩地呈现了历史的场面感和戏剧性”。以这种视野来看,不仅赤壁之战的胜败有了更深的解释,让赤壁之战本身也回归了它本应有的坐标。

  其二,存疑释惑。与以往三国书写者总是纠缠于曹操个别老问题不同,作者并没有盯住老问题不放,而是独辟蹊径地提出了新问题,进而也给老问题一个崭新的解释。比如:对曹操开挖玄武池练水军的疑问,不仅质疑了曹操操练水军的实际效果,预示了随后赤壁之战的失败,而且揭示了曹操在邺城建设(特别是铜雀台建设)、政治上位方面的野心。再比如:诸葛亮在长坂坡的无所作为其实隐藏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政策分歧,孙吴第一号忠臣张昭为什么会成为头号降曹派,赤壁之战前后孙权为什么顺流而下去全力争夺合肥。正如历史学者、文化评论家谢玺璋老师所说,“寻常史料经他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常常显露出传统叙事所忽略和丢弃的含义”。

  其三,对标经典。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作者是个论证十分严谨的人,然而作者的叙写内容却并不限于建安十三年因而显得有些驳杂,一开始读甚至认为个别地方是“闲笔”乃至冗余。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就会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不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有可能是全书的“机关”。所谓“机关”,就是控制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书中的玄武池是这样,它连接着军事、政治、城建;书中的铜雀台也是这样,它把曹操的政治期待、军事考虑、文学情怀乃至终始之虑都体现了出来;书中的邺城也是这样,第一章中的邺城标志着曹操对北方的一统和对远方的诗意,最后一章的邺都则标志着曹操心态的调整、政治的嬗变和对眼前的诗意。如此看来,正如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老师在推荐语中所说的,这本书“对标经典,挖掘细节,分析新颖,可读性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那么,《建安十三年》对标的又是哪一部经典呢?其实就是《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以人物为章节,通过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的言行举止来揭示僵化的体制和停滞的时代,而建安十三年则通过邺城、许都、襄阳、赤壁等不同地点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回看一个激荡时代中的偶然与必然。《万历十五年》写人物不局限于万历十五年甚至不局限于万历年间,《建安十三年》写地点也并不局限于建安十三年,而是有了更宏阔的视野,隐隐地揭示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