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新:农家书屋建好更要用好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农家书屋是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大平台,把好书送到家门口是对农民群众文化权利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的有效举措。
    2019-08-13
  • 突破物理空间限制 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如何“出圈”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为保障极端恶劣天气下的参观安全,上周末,本市不少美术馆、博物馆临时闭馆。闭馆了,是否意味着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也随之停止?
    2019-08-12
  • 广州按下乡村厕所“美颜键”

    几块垫脚石、蚊蝇嗡嗡飞,人们对乡村厕所的印象停留在简陋脏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块“绊脚石”。如今,广州正在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按下乡村厕所“美颜键”。昨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农村农业专业小组前往从化区,对广州推进...
    2019-08-09
  • 讲真,99%的天文学家都不认识星座

    单位组织体检,做B超的大夫听说我是天文台的,一边让我鼓肚子一边吐槽道: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总不准?我气没憋住笑出声来,赶忙答道:天气预报是气象学研究的范畴,我们所研究的都在大气层以外。
    2019-08-08
  • 法国文化部长号召警惕“英语侵略”

    外媒称,为了保护法语,法国文化部长促请人民减少使用英语。但此举却引来不少人的不满,他们认为法国总统在演讲当中也使用了不少英语。
    2019-08-08
  • 原著粉和剧粉屡屡“开撕” 影视化改编怎样才不被喷?

      最近,由杨洋、江疏影等主演的电视剧《全职高手》刚开播,原著粉和剧粉就因为剧情改动、微博话题的归属权的问题吵开了锅。  《全职高手》是蝴蝶蓝2011年开始连载、2014年完成的网络小说,也是网络文学中第一部千盟级作品...
    2019-08-08
  • 另类哪吒引教育反思:善待“孤独的熊孩子”

    近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另类”哪吒收获共鸣,打破成见的“不认命”催人奋进。影片虽取材于神话,却贴近大众现实生活,哪吒身上“孤独的熊孩子”身影,更是引发了教育反思。专家点评,期待更多好作品进入孩...
    2019-08-08
  • 这位90后, 为何要给中年人一份“情书”?

    日前,台湾女作家张曼娟出版了新作《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试图给所有身处在这样焦虑中的中年人一次心灵疗愈。这是一本关于中年生活的思问之作,作者围绕“中年为何令人恐慌无措、中年面临何种困境、中年该如何破题”...
    2019-08-06
  • 当狗拥有了人的智慧,能获得幸福吗

    三条狗选择离队,很快迎来可悲的下场;另外十二条结成群,选出大狗阿提克斯做领袖。
    2019-08-06
  • 小红书还能接着红吗

    游走在涉黄、刷量等违规操作边缘的小红书,正面临被各大应用商城“屏蔽”的风险。7月30日,“小红书疑被各大安卓应用商城下架”的信息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2019-08-05
  • 明星不懂电影营销新玩法,用户看懂就成了

    张家辉与任贤齐演“双簧”;雷佳音、李光洁、郭京飞三人发起“土味情话”挑战;刘德华用手机召唤出古天乐与苗侨伟……
    2019-08-05
  • 人民日报海外版:朋友圈岂能"标题党"泛滥

    “标题能抓住受众眼球,文章就成功一大半了。”身处信息爆炸、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的确对信息的浏览慢慢变得简单化:刷朋友圈时,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标题抓眼球,才会点开文章去看,如果标题平淡,那几乎没有人去点,文章再好...
    2019-08-05
  • 贾平凹:“不管是掌声、骂声,我都感受了”

    贾平凹:“不管是掌声、骂声,我都感受了”

    7月末的古城西安,骄阳似火,于7月27日开幕的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业内称为全国书市)现场也气氛火爆,尤其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出现在书展上,更引来读者围了个水泄不通。
    2019-07-30
  • 作家贾平凹:我最怕“文字中的味道”译不过去

    作家贾平凹:我最怕“文字中的味道”译不过去

    “所谓世界的文学,其实就是翻译文学,不翻译出去是看不懂的。我们在80年代读外国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翻译作品给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的帮助太大了。”贾平凹表示。
    2019-07-3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