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千年古窑生生不息

    探访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千年古窑生生不息

    满墙的陶瓷标本、精致的瓷器文物、古朴的制陶工具、瓷帮古道的复原场景……步入福建泉州宋元德化窑展示馆,人们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见证宋元时期德化热火朝天的陶瓷烧制现场。
    2021-08-17
  • 文旅三方观察丨追逐日月星辰 星空旅游的发展需要做好哪些加法?

    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在8月13日的凌晨达到了今年的顶峰。这场被誉为本年度最值得观赏的浪漫天象,自是吸引了不少媒体平台纷纷直播。面对如雨星陨,不少人的朋友圈也从12日晚开启了许愿模式。
    2021-08-13
  • 古风经济“出圈”,景区如何分一杯羹?

    从服饰层面的新奇兴趣点到社会层面的传统文化复兴,以汉服为代表的古风文化正借新媒体东风“破圈”逆袭,景区则成为其第一使用场景。如何与古风文化更好地跨界联动?其场景如何更好地满足古风爱好者的沉浸式体验?景区想要接好...
    2021-05-17
  • 历史名人如何赋能当代旅游?

    历史上文化名人留下的文物与遗迹以及所形成的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在各地的人文景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四川围绕历史名人IP,推动学术研究、品牌打造等工作,各地旅游也跟进创新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2021-05-17
  • 如何唱响“老家河南”文创

    真人版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牡丹文创冰淇淋登上热搜……近年来,河南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在坚守传统中大胆创新,让群众在欣赏和游历中感知灿烂历史、认同核心价值。
    2021-05-12
  • 手艺成村落经济发展新引擎

    手艺成村落经济发展新引擎

    乡村振兴乃国之大计。传统工艺作为民间艺人持有的“手艺活”,密集分布于我国广大乡村之中,品类丰富,样式繁多,内涵丰富,激活其资源禀赋并转化为发展之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1-05-08
  • 云冈石窟:“活”文物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云冈石窟:“活”文物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静静伫立着依山开凿,气势恢宏的云冈石窟。经历了1500多年岁月的洗礼,而今这座俯瞰过中国漫漫历史长河的文明载体,正迎来属于自己新的荣光。
    2021-04-27
  • 历史文化名城应率先成为博物馆之城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国内已有20余座城市出台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或规划,一些城市已经启动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最应该向博物馆之城方向努力的,首先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
    2021-04-27
  • 马萧林:让文物“下凡”,游走人间

    他曾参与《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制作,开发“考古盲盒”。作为河南博物院院长,他对如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群众对考古和文物始终保持“神秘仰望”的姿态肯定不行,必须让文物“下凡”...
    2021-04-21
  • 镇江启动“文化金山”IP品牌建设

    4月7日,镇江“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文化金山”IP品牌建设全面启动。
    2021-04-09
  • 大运河遗产小道推出 “花儿次第绽放”研学之路

    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后,基于真实、完整的价值阐释方法和产品,一直是个持续至今的难题。东西向运河西至河南洛阳、东至浙江宁波,跨越了东经112°25′至121°45′;南北向运河北至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纬度从北纬30°12′至40°...
    2021-03-23
  • 云冈舞从石窟造像中走来

    随着2020年6月18日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的成立,“云冈舞”学科建设正式启动,从整体规划、创作实践、理论研究等不同层面稳固推进,不仅是每个云冈舞研究者、创作者、实践者的使命,更是对建设“云冈学”、推动文旅融合、建设文...
    2021-03-19
  • 如何唤醒沉睡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

    随着1994年青岛市政府的东迁,以中山路、大学路、八大关和太平角为核心的西部老城区车水马龙的盛况不再。当大青岛的骨架不断外延生长,老城区却越来越冷清,城区内诸多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也和老城区一样,沉沉睡去。
    2021-03-16
  • 数字化多元技术 助力文创走下高台

    当前,文化产业正呈现出以数字化方式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
    2021-03-1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