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合的版图:陶瓷所见江南对外贸易

    陶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物品之一。与其它商品不同,陶瓷不易朽烂,即使历经千年,碎为残片,研究者也能辨识它们的产地与年代,结合出土与留存地点,可以追索其流动轨迹。
    2021-01-12
  • 文化“新地标” 网红“打卡地”

    作为红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作为全国美术大省和强省,湖南文艺人才辈出,美术事业发展不断呈现新气象。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文化现象”逐步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和窗口。以2006年全省第九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强...
    2021-01-11
  •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回顾与展望

    说起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国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十分关注。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每年都有相应的调研和视察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专家为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遗址文物的保护积极建言资政,发...
    2021-01-07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样本”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扬州市考察调研。他来到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在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
    2021-01-04
  • “黑色长河”里流淌红色奋斗史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里,有一条跨越142年之久的“黑色长河”,站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中国工业文明发展史,也能感受中国工人阶级的红色奋斗史。
    2020-12-28
  • 推进乡村遗产价值重塑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延续中华历史根脉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开展...
    2020-12-25
  • 陕西渭南:让“黄河文化”奏出时代强音

    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黄、渭、洛三河交汇的“三河口”处,极目远眺,九曲黄河苍茫静美。尽管已是寒冬,但10多名来自英国、法国、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参加“黄河岸边有非遗”活动的“网红”,依然兴高采烈地向全球粉丝直播着他们...
    2020-12-18
  • 吴江:戏曲艺术走出去 可以很自信

    怎样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心相通”?多年的戏曲文化推广经历让我意识到: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如果在其他文明面前自惭形秽,绝对无法迈开对外交流的脚步。
    2020-12-17
  • 文虽不同 心可以相通

    习近平总书记曾展望世界大势,发出响亮倡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12-17
  • 金上京遗址文物如何“活”起来?

    金上京遗址文物如何“活”起来?

    截至2020年10月,黑龙江省考古所专家在阿城金上京遗址开展考古勘探,已发现外城城门有12座之多,进一步证明了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金上京遗址保护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情况由此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2020-11-25
  • 中国三大名扇之一:荣昌折扇“再舞”耀光芒

    中国三大名扇之一:荣昌折扇“再舞”耀光芒

    始于宋代的荣昌折扇,也叫“巴蜀扇”,与江苏苏州的绢绸扇、浙江杭州的书画扇被誉为“中国三大名扇”。
    2020-11-25
  • 擦“靓”黄帝文化名片

    黄帝故里、轩辕丘、郑韩故城、郑风苑、郑国车马坑……一个个遗址,一条条街道,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金秋时节,走进河南新郑,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全世界华人都会将目光锁定新郑,无数华夏儿女...
    2020-11-18
  • 为文化产业插上“数字羽翼”

    近年来,互联网等技术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型文化业态和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
    2020-11-13
  • 宁夏非遗扶贫:魏氏砖雕今年利润有望突破300万元

    2011年,在隆德县政府支持下,卜文俊成立隆德县魏氏砖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始改变手工制作的单一生产方式。
    2020-11-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