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遗贸易促进非遗传承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0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入选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3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有4批,共计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五批,共3048人。此外,中国目前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00个。


  5月29日,在第五届京交会期间举办的走向世界的中国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与营销论坛暨项目发布会上,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长乔申乾表示,非遗贸易不仅能够服务非遗产品的消费,同时也能够引导非遗产品的消费。具体而言,非遗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必然带来非遗贸易的繁荣,从而产生更多的订单,扩大非遗产品的生产,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投入到非遗行业中,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将水到渠成。


  乔申乾表示,非遗行业永远是“牛市”,非遗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一方面非遗行业是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行业,特别是在实现美好生活建设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非遗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非遗产品是文化传承的“根”和“魂”,它代表着优秀的人文精神,能够培养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保障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中国非遗资源丰富,但是非遗产业发展得却并不顺畅。文化寻力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学文在大会上指出,非遗产业发展的痛点在于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脱节,导致非遗产品的资本转化、渠道建设、商贸流通都困难重重。


  目前,非遗资源开发能力、增值能力、商贸能力不强,品牌化、IP化能力弱,流通渠道分散、狭窄,这些都阻碍着中国非遗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电商平台助推商品流通的今天,我国非常缺乏专门针对非遗产品的营销平台,特别是国际营销平台。


  非遗产品如何摆脱这些困境?王学文认为,要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赋值、赋路。赋能就是提升非遗生产者的产品化能力、生产者的市场化能力;赋值即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实现非遗产品的品牌化、IP化;赋路指线上营销平台、线下的体验和传播体系的建设。


  此外,王学文表示,目前中国非遗传播仍处在以文化交流为主、生产贸易为辅的状态,还没有形成交流与贸易并重的局面,且更多是由政府机构推动非遗文化的发展。未来,非遗文化应该形成政府主导、商业机构参与、多种方式运作的工作机制,尤其要运用资本化和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使非遗产品逐渐形成品牌化、精品化和规模化的态势。


  在本届京交会的非遗展区,重庆荣昌带来了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荣昌陶器、荣昌折扇、荣昌夏布。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天智表示,非遗产业要发展,离不开创意创新。为了把非遗产品变成生活产品,荣昌采取了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打造产学研联盟,进行非遗产品的创意研发。其中,荣昌夏布以面料轻薄、细腻著称,在改良成适合现代日常生活穿着的服饰后,实现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赵天智表示,希望借助京交会这个平台,让荣昌的非遗产品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张南燕)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