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要基本形成。如何用9年时间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只要把文件中的这几个“关键词”立起来,再创中华传统文化新辉煌定有期许!
——研究阐发,要像人口普查一样摸清传统文化家底。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演变和展现。她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其后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十分享受她,有时却不知她的历史和由来。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研究阐发”是整体“工程”中的最基础工程,固基强魂必须先要追根溯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成功进行过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和2010年;进行了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分别是1956年、1981年秋至1985年、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并于2005年6月至2008年完成了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搞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阐发工作,要像人口普查一样摸清传统文化家底。各级要在全国文物普查、非遗普查和其他文化类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点和实际,分类分项制定传统文化普查方案,拿出专项资金、抽调精干力量、明确具体要求和时限,采取“翻箱倒柜”、“入户寻宝”、“走访追踪”等方式,真正摸清地域传统文化的家底。通过科学系统地梳理分类建立档案名录,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针对性研究阐发,较全面地完成追根溯源和收集整理工作。
——教育普及,要像当年文化扫盲一样抓好全覆盖。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内涵。《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时,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与传承发展,其切入点、支撑点、着力点、落脚点都在于“树人”。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工作还存在不少盲点和弊端,中小学主体教材中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故事占比不高,收录偏颇、解读表浅等现象依然存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今后,传统文化的教育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针对特点,选择合适内容进行教授。陈部长“全覆盖”教育的表态是令人欣喜的。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怎样落地实施,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紧贴实际。
笔者认为,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既要进入课本、进入课堂,更要进入教育的主体架构;既要抓住学龄前的兴趣培养期、中小学树人关键期,更要抓住大学创新实践期;既要抓住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更要抓住业内业界机构认可;既要关注一般群体和受众,更要关注民族地区和特殊人群。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从1949年到1964年的十几年中,先后有近一亿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规模并卓有成效的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教育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必然选择。只要我们拿出当年“扫盲运动”的坚韧精神,通过系统有效的教育普及、认知认同和躬身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成为活着的基因、不断的文脉,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保护传承,要像爱护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积累的人文遗存蔚为大观,地下文物与地面胜迹互为佐证,民间传说与典籍史册交相辉映,360多万平方公里的“雄鸡”版图处处闪烁着中华文化斑斓色彩,给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的文化复兴,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注度前所未有。2015年2月,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2017年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文化部等三部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由此可见一斑。
但从全国各地总体成效看仍不让人乐观,有的地方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不力,会议上表态的多、统筹规划的少;有的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应,选择性开发利用多、系统保护利用少;有的地方以文件代替落实,应对上级配套措施多、落地开花结果少……不同程度制约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深入有效推进。
笔者认为,做好当前保护传承工作,除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之外,还要着力解决好文化传承人和保护人培养扶持不够的问题。在国务院公布的4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工艺项目共有300余项,由于缺乏传承人和保护人,很多传统工艺面临“人走艺绝”的现象,这也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出台的背景所在。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2014年2月25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言深切,喻之达心,各级不可不察。
——创新发展,要像科技创新一样再造传统文化辉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不竭的精神动力。必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全民参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作为文字存放在古籍里,也不能仅作为文物珍藏在展馆内,而是要让其活起来、用起来、传下去,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如《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在今天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这都是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典型例子。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需要立足自身,同时也需要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中。这更需要我们加快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型、创新性发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融入,走出国门,影响全世界;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进文化协调发展;要重视民族企业,多搞自主研究发展,多创造适合中国人,影响外国文化的传统文化产品。
自我国启动科技兴国战略以来,科技创新成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就要像抓科技创新一样,让更多的中国制造的影视剧、文化书籍、文化产品等占领国内国际市场;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十”、“文化十”、“旅游十”等产业、行业间的要素融合和综合集成,使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焕发强大的渗透力,催生出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品牌,使其成为新看点、新亮点和新卖点。
一切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紧紧扭住青少年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加大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力度;要牢牢抓住大学生是最具创造性的实践主体,为其搭建展示舞台,提供有利条件,激发他们无穷的创新潜力。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步伐加快,给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交流带来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只要我们拿出中华民族特有“工匠”精神,一定会有更多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作者王军系四川省乐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