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家电品牌变身“国货”能否重现辉煌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30





  据日本电子巨头松下近日发布的2017财年业绩数据显示,其实现销售额79822亿日元,同比增长了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60亿日元,同比增长了58%。其中,以车载、能源、工程自动化等领域为中心的业务成为松下业绩增长的“引擎”。而我国消费者更为熟知的松下电器,却在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四次产品召回的情况,其家电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下滑。


  事实上,松下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曾经的“日本电子热潮”早已不复存在。随着夏普、东芝等品牌被我国企业陆续“收编”,日系电子厂商出售、倒闭、退出市场等现象屡见不鲜。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存活在市场上的日本家电企业步履维艰,且被收购的日系品牌重获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较大。


  日系品牌从辉煌到没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系家电在我国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以索尼、夏普、松下等为代表的品牌更可谓称霸全球。


  伴随着韩国电子企业的挤压、中国家电厂商的强势崛起,日系品牌的市场份额整体逐步萎缩。以曾被称为日本彩电“六巨头”的松下、日立、东芝、索尼、夏普、三洋来看,目前已有超半数被我国的企业收购或运营。


  其中,拥有百年基业的东芝被拆分收购。2015年12月,创维集团收购了东芝白电在中国的业务;次年3月,美的又以537亿日元收购了东芝家电业务80.1%的股权;到了2017年末,海信斥资129亿日元收购了东芝的电视业务。


  三洋同样命运多舛,自2010年被松下收购后,又被中国家电企业“瓜分”。2011年,海尔集团从松下手中收购了三洋电机的白电业务和AQUA品牌;到了2014年,三洋电视的墨西哥工厂及品牌运营公司90%股权被TCL收入囊中;2015年,长虹一举拿下了松下手中三洋电视的中国大陆业务。


  素有“液晶之父”之名的夏普如今也成为了台企的子公司。2015年,先有海信出资收购了夏普位于美洲市场的相关业务;次年8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宣布出资3888亿日元获得夏普66%的股权。如今,夏普已成为富士康由代工向自主品牌迈进的基石。


  其实,日系家电企业集体“陨落”事出有因。家电行业分析师、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日系品牌在家电行业中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的能力越来越低,在很多领域已被韩国、中国企业所超越,且在传统家电制造业向互联网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日本家电企业大多坚守固有的硬件思维,在智能化方面起步较晚,导致其在智能家电时代集体落后于行业总水平。


  此外,日本家电企业大多架构管理机构“臃肿”,决策链条很长,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较迟钝,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在战略布局方面,很多日本企业也逐渐放弃了面对个体消费者的B2C业务,从而转向了技术、资金门槛更高但竞争没那么激烈的B2B商用市场领域。


  应保持中高端产品定位


  经过收购热潮的洗礼,原本颓势尽显的日系品牌的生存状况发生了改变,并呈现出了不同的光景。


  根据美的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东芝家电在2017年的营业收入约为151亿元,受汇率、原材料价格和全球复杂经济形势等影响,其在去年未能实现盈利。同样是被收购的库卡,在2017年的营业收入约为267亿元,同比增长18%,创下了历史新高。而相比之下,东芝则逊色很多,但经营状况环比有所改善。


  被富士康招至麾下的夏普则连续数季度实现净盈利,电视机产品销售强劲。夏普公司2017年财报显示,销售额较上财年增加了18.4%,净利润为702亿日元,实现了4年来的首次盈利。其液晶电视机销量较上财年几乎翻番,利用鸿海销售网优势的中国市场以及再度涉足的欧洲等市场销量均有增长。


  不过在业绩回暖的同时,夏普以“价格战”拼市场的质疑声四起。可以看到,在被富士康收购之后,夏普电视迎来了大范围的“降价潮”。


  对此,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行销长袁学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收购之初富士康就对夏普做出了‘高贵不贵’的定位,所谓的中、高、低端,能’卖得动’才是硬道理。通过富士康产业链上具备的成本优势,将产品做到便宜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利润,何乐而不为?”


  同样走下价格“神坛”的还有先锋电视,其使用权交给了苏宁电器,代工厂贴牌的做法使产品的价格下调,而质量口碑却急剧下降。


  “中国企业收购日系品牌不宜将其进行低端化运营。”梁振鹏对记者表示,“日本家电品牌长期赖以生存的根本核心便是工艺质量好、可靠性高,只有保持中高端的产品定位才有可能保证足够高的利润空间支撑技术的研发,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同时,拿下日系品牌的中国企业想将其经营好,首先应在品牌营销上符合现在年轻消费者的时尚化、娱乐化、科技化要求,其次在产品的创新研发上也应加快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融合。要知道,如今的家电行业已不再是强调单一的硬件设备,行业竞争早已转型为集硬件、软件、内容于一身的系统集成式的综合较量上。


  再续辉煌可能性较低


  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陈振国曾提出过三个目标,其中的一个便是重现夏普的辉煌。


  显然,日本家电企业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大批被中国企业收购的日系品牌正在寻找转型之路,而仍存活在市面上的日本家电品牌也步履维艰,“去家电化”趋势尽显。


  从我国的市场来看,勉强生存的日本家电品牌为数不多,就松下、日立等品牌而言,其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萎缩。而松下电器近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召回的情况,日立产品也屡登黑榜单,家电业务不尽如人意的表现难现“复兴”之势。


  需要看到的是,向B2C业务转型迈进的日系品牌“去家电化”趋势明显,家电已不再是其重心之所在。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松下、大力投资自动驾驶的日立、以游戏网络服务为业绩亮点的索尼……在业内人士看来,日系品牌以家电衰而复荣的几率不大,但在其他领域仍尚存机遇。


  已被收购的日系家电品牌在我国依旧享有一定的认知度,而易主“新东家”后,其发展变数犹存。梁振鹏坦言,中企能否助其摆脱固有的老化形象、符合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靠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及智能化布局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很大。


  纵观如今的家电市场,中韩两国的势力不可抵挡。三星、LG品牌的强势存在,以及美的、海尔等品牌的快速崛起,留给日本家电品牌的市场空间也在收缩。


  伴随着我国家电企业全球化进程的提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张,所涉及的世界范围内大品牌的收购也不断增加。有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家电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已达56.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我国家电企业的辉煌时代已开始显现。


  但也应看到,尽管来自日系品牌的威胁在减弱,但我国家电企业在研发的投入方面还相对较低。有报告指出,正在向科技企业大步转型迈进的美的已成为我国家电行业研发投入比最高的企业,而这一数字却仅占其营收的3.8%。


  在日系品牌逐步剥离家电业务的同时,以美的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大力布局机器人业务。未来家电行业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值得期待。(记者 吕途)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厨电将成为家电业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30年的发展使中国燃气灶由单头到双头、由台式到嵌入式,再到最近的3头、多头分区灶,见证了行业从生产主导消费到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2017-03-23
  • 中国家电业最大的生意和机会在厨房

    纵观过去一年厨电市场的变化,智能产品的渗透率大幅提升,既有电器品类高端化趋势明显,厨电的附加值随之增长。而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如烤箱、厨下净水、洗碗机等父辈从未接触过的厨电新品类也得到市场快速追捧。
    2017-03-24
  • 大家电延续高增长小家电喜忧参半 一季度家电行业表现稳健

    一季度家电行业基本面表现稳健,上市公司总体延续业绩高增长态势。从细分领域看,受益于消费升级,大家电企业依旧表现强劲。其中,厨电业绩增速最快。而小家电企业分化较为明显,出口型小家电显著复苏。
    2017-05-08
  • 厨房小家电走势良好 嵌入式厨电成新宠

    当人们的消费观念进一步改变以及对家装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厨房电器的选购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除了一些能够满足厨房需要的基本功能如油烟机的吸烟功能、净水机的净水能力等,嵌入式厨电在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良好。
    2017-05-25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