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曾表示“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半个月前,一家名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的公司在珠海注册成立。这家以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为经营范围的企业本来并没有引起外界的太多注意,但是该公司由于工商注册资料中显示的法定代表人而受到了外界的热炒——这家注册资本为10亿元的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此前董明珠“不惜投资500亿元搞芯片”的豪言。
董明珠为造芯片“不分红”曾引争议
其实,董明珠打算做芯片的念头上半年就已经流露,这也曾被董明珠解释为格力电器2017年股票暂不分红的原因之一。今年4月份,格力电器公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格力电器业绩大幅增长,公司营收总收入达1500.2亿元,同比增长36.24%;利润总额266.17亿元,同比更是大增43.31%;净利润224.02亿元,同比增长44.87%,净利润增幅比营收和利润总额增幅都要高,显示盈利状况相当好。
然而,在这份亮丽年报数据背后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一贯慷慨分红的格力电器这次却表示“没有分红计划”,而是“留存基金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这也是格力电器首次提及将涉足集成电路。
受到“不分红”的影响,格力电器次日直接以跌停开盘。这一举动甚至还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对格力电器发出了关注函,要求其对2017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的理由和合理性进行说明。
在此后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亲自对外解释了格力电器的芯片计划。她表示,格力最新的产业规划分为空调、高端装备、生活品类和通信设备公司四大块,其中物联网、手机、芯片和大数据业务都隶属于通信设备公司。“格力电器每年在芯片采购上就要花大约40亿元,这些芯片大部分依靠进口,格力想研发芯片的目的就是要替代进口。”
据了解,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国,但包括变频驱动芯片、主机芯片等高端芯片仍依靠进口,主要供货商包括美国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日本瑞萨、中国台湾汉芝等。对此,格力方面表示,目前格力空调内机主芯片已经可以自主设计,但高端的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仍需要进口,这也是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
坦言搞芯片“哪年能赚钱我也看不到”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的工商注册资料看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软件、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与销售”等。对此,格力电器相关人士昨天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格力电器刚刚注册的一家以芯片设计为主业的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主要还是围绕空调使用的芯片。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经公开的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的管理层架构也印证了其至少在初期将主要为格力空调服务:除了董事长董明珠外,该公司董事谭建明同时也是格力电器总工程师兼副总裁,公司董事兼经理李绍斌则同时也是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总工程师助理。
“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要想长期持续发展,必须掌握核心技术。”今年5月份,董明珠在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再度提及制造芯片。她解释说自己并非任性,而是不能让别人卡脖子、不能受制于人,因此未来几年要投重金搞芯片研发。“企业跟国家的命运是不能分开的,企业不能简单地考虑,做这个项目能赚多少钱,而是要考虑通过这个创新能不能让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国家有利。”董明珠搞芯片可谓“铁了心”,她甚至表示,“我们要搞芯片投这么多的钱,哪年能赚钱我也看不到。但是我解决一个保障问题,天塌下来我自供。要不然,别人没芯片给你,空调做得再好也没用”。
不过,董明珠造芯片的雄心壮志也遭遇了一些人的质疑。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就认为董明珠“投资500亿搞芯片”不切实际甚至是荒唐的。他表示,造芯片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科学,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且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全球化的合作,不是你钱投进去就能有产出的”。
格力芯片公司入驻金山软件大厦
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极为看重的这家“零边界”注册和经营地址均为珠海的“金山软件大厦”,正是雷军旗下的金山软件的产业,金山软件的经营地址也在该大厦内。
董明珠这次与雷军的“合作”不由得又让外界联想到她与雷军的那场“10亿赌约”。时间回溯至2013年12月12日,在当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典礼上,获得年度经济人物的董明珠与雷军一同登台。当时雷军表示如果5年内小米模式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希望董明珠赔给自己1元。面对找上门的雷军,董明珠直接将赌约上升至10亿,声称如果被击败,愿意赌上10亿元。
从那时算起,距离这场赌约到期只有100多天了,在这期间董明珠也造了手机,雷军也造了空调,但他们各自的跨界似乎都不太成功。那么同处一栋大厦的零边界和金山能否在芯片领域有所合作,又给外界带来了新的话题。(作者:张钦)
转自:北京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