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32万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短板亟待补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27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主办了“2018全球半导体才智大会”,同时发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在40万人左右。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人才缺口达到32万人。人才因素仍是阻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最大问题之一。然而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基础教育扎实,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最大潜在优势也在人才。


  人才是产业发展关键因素


  人才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受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如何解决好人才培养和配套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根据《白皮书》的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在40万人左右,其中设计业从业人数为14万人,制造业从业人数为12万人,封装测试业从业人数为14万人。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发布时,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相比,经过一年的发展,从业人员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技术类从业人员规模为33万人左右,占总从业人数的83%左右,较去年同期技术类人才增加了近4万人。


  尽管有所发展,然而人才问题依然严重。根据《白皮书》的数据,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而我国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人才缺口仍达到32万人。每年我国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高校毕业生仅有不足3万人进入本行业就业,单纯依托高校培养人才不能满足产业需求。


  对此,新思科技全球资深副总裁亚太总裁林荣坚指出,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技术、资金与人力资源都非常重要,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而在这三个要素当中,人的问题又是最重要和最难解决的。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也有相同的观点:“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社会各方资本的关注,集成电路发展的资金瓶颈正在得到缓解,技术难关的攻克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而这两者的解决都需要人来完成,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相应的各种人才是做不成的。人才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


  无序流动影响产业健康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人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与人员流失率高、业内无序流动也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白皮书》的数据,在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所有毕业生中,仅有12%左右的毕业生进入本行业就业,而与集成电路强相关的四个专业毕业生进入本行业的比例约为36%左右。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平均月薪为9120元,行业收入水平并不算高。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高校毕业生大量流向互联网、计算机软件、IT服务、通信和房地产等行业,且流向每个行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占比均在4%以上,流入其他46个行业的总和为50%。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处长徐珂在对《白皮书》进行解读时还指出,近几年国内生产线布局进入快车道,传统老牌的制造业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国内制造业企业人才争夺的恶意竞争现象较普遍。


  适当的人才流动是保持产业活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人才的自由流动也代表背后整体产业的兴盛。不过任何公司尤其是优秀公司中,都一定会有一批骨干是长久在职的。如果集成电路产业不能吸引到足够的新鲜血液注入,同时业内又存在人员上的无序争夺,将有损于行业的长期竞争力。


  领军人才缺乏存在挑战


  缺乏领军人才也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一大问题。在集成电路行业,领军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为例,2017年10月,梁孟松正式加入中芯国际,担任联席CEO的同时主掌研发部门。在中芯国际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中芯国际的14纳米FinFET工艺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中国集成电路缺乏这样的领军人才。


  武岳峰资本创始合伙人武平指出,人才的缺乏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大基数来看,预测大概有70多万的人才需求量,目前供应总体不足。另一方面,是高端领军人才的极大缺乏。整个产业的发展跟领军人物有很大关系。


  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副主任郑杰表示,现在国内集成电路领域顶尖级人才还非常少,特别是一流、世界级的大师。要改善引进国外人才的环境,让中国成为他们创业创新的热土。集成电路行业想过“小日子”肯定不行,要有大格局、改变人类的企业家,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做成大事。


  而根据《白皮书》的数据,2017—2018年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集成电路人才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占比为65%。大专和硕士的占比分别15%和18%,而大专以下、博士的占比较少,各占1%左右。


  培养与引进双措并举


  根据当前国内集成电路行业人才状况,专家也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是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推进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林荣坚指出,中国的人才培养不管在规模还是效能上都要继续发力,在积极地引进国外人才的同时重视自身人才的培育。


  安博教育集团总裁黄劲提出,搭建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很长,涉及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不同环节,需要的人才层次也是各不相同。人才培育也不可能只依赖于学校教育。在学校主阵地之外,要做好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工作,核心是为企业培训需要的人才。搭建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把企业需要的共同点提炼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二是加强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白皮书》指出,集成电路行业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对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分重要,国际范围内对于高端人才的争夺竞争异常激烈。行业高端人才对于薪资水平、从业和生活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针对高端人才的引进,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大力气,完善海外高端人才来华后在购房、子女教育、社保、个人所得税、在本国居留落户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保证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有利的宽松环境。同时,构建集成电路行业国际智库,建立专家的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和渠道,加强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企业、联盟、标准组织的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是构建集成电路相关领域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黄劲指出,真正的精英企业家绝对不是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战斗出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才,包括海归与本土精英,投入集成电路创业。真正成功是要经过市场检验的,我们应当为精英企业家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白皮书》也指出,应该充分发挥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优势,整合集成电路各产业链的创新创业资源,对接MPW、EDA工具租赁等服务,降低本行业的创新创业成本,并在政策配套、资金扶持等各个方面为创业者提供便利。(记者 陈炳欣)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