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供需发力行情创五年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3





  近期,萤石市场呈现持续走高态势。截至6月5日,萤石市场均价为3843.75元(吨价,下同),与5月初相比上涨4.59%,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2.27%,位于近五年来高位。基于萤石矿山方面供应紧张和下游制冷剂需求旺季的判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萤石后市将维持高位震荡走势。


  供应端货源紧缺


  从市场走势可以看出,3月份开始萤石市场就始终处于单边上行态势。据生意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萤石市场以3531.25元开市后,在2月份下探至3340元左右的年内低点,随后于3月初开始触底反弹,之后一路上行至目前的年内高点3843元。截至6月5日,萤石市场均价比2月份的低点上涨了500元,涨幅达到13%。


  对于此轮价格上涨,业内人士认为矿石供应紧张是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矿山的落后产能陆续淘汰,现有产能缩减;另一方面,在国内安全检查的压力之下,矿山开工率难以提升,导致供应端现货持续紧缺。


  生意社分析师陈玲表示,从上游矿山开采方面来看,落后矿山持续淘汰,而新增矿山的矿产调查工作仍然困难重重,萤石矿山开工率难度提升。原料紧张限制了萤石企业开工率,货源供应紧张推动萤石市场价格走势持续上涨。


  同时,萤石矿山企业面临日益严厉的安全、环保要求。陈玲指出:“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对萤石矿山隐患进行整改,加之近日江西某矿山出现事故,致使该地区部分矿山进行安全隐患检查,行业开工率难以提升。”


  开源证券分析师金益腾也在研报中指出:“全国政策性异地检查压力之下,内蒙古、河南等地矿山安全事故暂未平息,萤石供应端在整治行动下难有增量,市场货源紧缺是萤石看涨的有利条件。”


  制冷剂市场高位


  从需求端来看,受制冷剂传统备货旺季、前期企业及市场低库存、配额方案落地预期等多重因素提振,制冷剂价格处于近年历史同期高位。


  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截至5月31日,制冷剂R22均价为25666.67元,较月初价格上涨3.3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5.20%;制冷剂R134a均价为30933.33元,较月初价格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2.91%。


  含氟制冷剂为制冷剂主要品种,我国对二三代制冷剂生产与消费进行管控。二代制冷剂代表品种为R22,因售后维修需求带动,叠加配额削减预期,企业成交重心陆续上移。天风化工研报指出,我国二代制冷剂于2015年开始消减,于2040年将全面淘汰。预计消减政策使得二代制冷剂价格中枢提升。


  而第三代制冷剂即氢氟烃(HFCs)类制冷剂,随着配额正式下发供给格局得到显著改善。经唐婕团队测算,三代制冷剂主要品种供需偏紧。我国三代制冷剂基准年为2020至2022年,企业为抢占配额大幅扩张产能。随着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2024年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生产、使用和进口配额核发情况的公示》,2024至2025年三代制冷剂主要品种供需关系紧张。在上游萤石、氢氟酸高位成本托举下以及需求拉动的双重支撑下,制冷剂行业有望保持高位运行。


  消费前景向好


  从后市来看,近期仍是制冷剂需求旺季。长期来看,预计全球空调市场将持续增长,冷链、热泵、新能源车等行业将打开制冷剂需求空间。


  国信证券指出,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在清凉家电迎来销售旺季的情况下,制冷剂将保持高景气度。今年2月起,全国各地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活力,空调排产及汽车销售数据表现靓丽,制冷剂延续景气上行趋势。从空调方面来看,今年前4个月国内累计产量为9914.0万台,同比增长17.6%。而家用空调需求从4月逐步启动,目前已经进入需求旺季。再看汽车方面,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加7.9%、10.2%,同时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势头仍在延续。


  而且除了制冷剂行业传统需求外,萤石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矿物原料,新兴领域需求也不断发展。陈玲认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核工业等领域,包括六氟磷酸锂、石墨负极、光伏面板等,随着新能源和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拉动,萤石应用方面得到一定支撑,市场前景看涨。


  从产业链发展来看,金益腾认为,从资源端的萤石,到碳中和最为彻底的行业之一制冷剂,以及受益于需求迸发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化工各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全产业链将进入长景气周期。


  从萤石自身的供需基本面研判,短期内矿山供应端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货源紧缺局面难以改善;而下游传统需求持续平稳增长,新兴领域、新兴市场需求高速发展,利好因素支撑,预计后期萤石市场将维持高位态势。(李冬铃)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