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政策效能 财政支出力度将进一步加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12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一揽子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多位专家表示,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将继续加力提效,靠前发力,财政支出力度有望进一步加码。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把握好财政政策调控的重点、力度、节奏和时机,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前瞻性和灵活性,更好发挥政策效能,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后续财政支出端可用资金将增加


  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其中举措之一即加快地方债发行。专项债券信息网显示,截至6月8日,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约11608亿元,剩余约2.7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待发。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开启发行,财政支持力度有望加大。数据显示,5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共发行了800亿元,剩下的9200亿元将在6月至11月陆续发行。


  “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发行,这将增加后续财政支出端可用资金,也意味着短期内基建投资仍有加速空间,同时表明了财政政策将延续稳增长取向。”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展望下阶段,在积极财政政策尤其是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专项债加快发行和使用的支持下,下半年经济恢复的基础将更加牢固、物价也将进一步回升,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结构性减税降费仍有政策空间


  不同于普惠性、全面性的减税降费,今年实施的结构性减税降费主要针对特定群体或领域、特定税种来降低税费负担。


  “一方面,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来减轻经营主体整体税费负担,以扩大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实施区别对待政策,加大重点对象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以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


  结构性减税降费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比如,将符合条件的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着眼于扎实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后期各地将有针对性的推出贷款财政贴息、加速会计折旧等支持政策。这些将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支出,推动今年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重点推进城投平台债务重组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


  王青认为,今年将重点推进城投平台债务重组,核心是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将城投平台的还本付息压力切实降下来,同时推动城投平台转型,有效遏制增量,坚决防范“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目前多地透露了下一步债务化解的一些思路。比如,山东提出强化政府债务、隐性债务、城投债务“三债统管”,坚决遏制增量、消减存量,债务风险防控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光荣表示,为了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应该从以堵为主,变为以疏为主。核心就是要把“前门”开好,只有开好“前门”,地方显性举债自主权扩大、资金配置效率提升,才能有助于堵好“后门”。同时,构建行政约束、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最终才能实现合理配置显性债务和有效抑制隐性债务的目标。(记者 李苑)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