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煤炭企业集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去产能”“环保”成高质量发展主题
从煤炭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看,许多煤炭企业都把落实中央煤炭去产能的工作部署作为企业重要经济使命,努力提质增效;同时,企业还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开采作为重要发展理念,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型升级,加速打造行业发展新动能——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2018年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共有23家煤炭企业发布了201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把去产能作为重要任务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煤炭行业实现脱困发展的重大举措。2017年煤炭企业把抓好去产能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经济使命。
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周东洲说,2017年全年中煤集团共完成3座矿井去产能任务,退出产能1210万吨,占中央企业煤炭去产能总任务的一半。
落后产能退出后,中煤集团紧跟市场变化,科学安排生产,生产经营稳定有序。2017年,集团完成商品煤产量1.54亿吨,同比增长13%;实现营业收入1168.1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利润总额61.8亿元,同比增长46亿元,创5年来最好水平。
在加快退出落后产能的同时,许多企业也加快释放先进产能,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
“中煤集团抓住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业务重组的机遇,深度参与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整合,继2016年接收国投公司和中铁工煤炭资产后,2017年又完成保利能源公司煤炭资产移交和整合工作,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周东洲说。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晶泉说,伊泰集团按照国家去产能部署,2017年主动淘汰了落后产能330万吨。同时,加快开展资源整合和煤矿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矿井群。2017年,伊泰红庆河、塔拉壕两个总产能超过20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投产。
“伊泰集团走上高效率、高质量、绿色环保的转型升级发展道路,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张晶泉表示,伊泰集团目前的先进产能达到4870万吨,先进产能产量占比超过95%,主业发展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樊建平说,公司现有大型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16个,其中,2000万吨以上矿井3个,1000万吨至2000万吨6个,1000万吨以下7个。2017年,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先进产能优势,全年完成商品煤19131万吨,实现利润295.29亿元,实现经济增加值202亿元,也为保障国家煤源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我国乃至全球上市公司中最大的煤炭供应商,中国神华在过去一年继续坚持以清洁能源战略为引领,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不断提升一体化运营效率、强化业务板块协同的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注重价值创造,保障投资者权益,努力实现企业稳健、优质、高效运营。
把绿水青山作为追求目标
“美丽中国是煤炭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梦想,绿水青山已经成为每个矿区所追求的新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开采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理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说。
神华准能集团拥有年生产能力6900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两个露天矿井。露天煤矿开采具有剥离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但开采过程中容易破坏原生地表地形地貌,扰动原生土体结构,降低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汉宏介绍说,近年来准能集团大力推进煤炭清洁、绿色、安全、高效的开采模式,努力做露天煤矿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公司已经累计投入14.1亿元用于露天煤矿复垦绿化、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共完成复垦总面积2449.28公顷,矿区复垦率达到100%,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水土流失控制率达到80%,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厅主任王少玉表示,2017年中国神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机组13台,实现超低排放机组累计达79台,占煤电总装机的82.4%;全年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32亿元,新增绿化面积3612.5万平方米;推动实施多项减碳示范工程,在神东补连塔煤矿开展零碳矿井试点建设,启动锦界电厂“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戴斐介绍说,2017年公司通过加大环保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各级环保部门沟通协调,稳步推进各项环保工作顺利开展。2017年全年,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343吨标准煤,煤矿采区回采率80.16%,煤矸石利用率101.9%,矿井水利用率达到78.8%。
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是兖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伟介绍说,东华公司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实现煤炭清洁利用、改性转化,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了总投资3亿多元的100万吨兖矿清洁煤生产基地及国内首条年产10万台(套)炉具自动化生产线“兖矿蓝天洁净煤”示范项目。
把创新发展作为未来方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煤炭企业经历过困境的洗礼,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重视科技投入,更积极地应用先进装备和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王少玉介绍说,近年来中国神华优化创新模式,提升支柱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了多层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中国神华投入研发经费6.06亿元,围绕煤矿绿色开采、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煤化工、重载铁路运输等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6项,公司申请专利720件,其中发明专利235件,新获专利授权543件。
随着技术创新进步,煤炭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
伊泰集团一直将煤制油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目前,伊泰16万吨/年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已经稳定运行9年。2017年,伊泰化工公司120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顺利投产,两个月内实现了系统满负荷运行,实现从煤制基础燃料到精细化学品的质量升级,大大提高了煤炭转化的附加值,创造了业内奇迹。
中煤集团紧紧围绕保障安全生产、促进提质增效和推动转型升级3个目标,强化创新驱动,在关键技术研发、深化“双创”工作、技术成果推广和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公司坚持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围绕煤电、煤化等相关业务,着力打造循环经济新业态。同时,通过新建和参股合作等方式,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并重点发展煤制烯烃、大型煤制尿素产业,优化发展煤焦化产业,推动煤炭转化规模不断扩大,使产品进一步精细化。(记者 林火灿)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