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为此,我们认为,职工文化是“为了职工、依靠职工”的文化,是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的文化,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文化,是“为了职工群众、相信职工群众、依靠职工群众、引领职工群众,深入职工群众”的文化,是“体现职工意志、保障职工权益、激发职工创造”的文化。这就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职工文化落地指明的方向。
职工文化落地与企业文化落地是两个相反的路径。职工文化落地是自下而上的路径,最终目的是职工文化要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文化落地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最终目标是企业文化要得到职工的认可。而职工文化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关键是企业要站在职工的立场,考虑企业管理问题;企业文化要得到职工的认可,重点是职工要站在企业的立场,考虑个人发展问题。换句话讲,职工文化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企业不站在职工的立场考虑企业管理问题,那么,企业的管理就会遇到来自职工的巨大阻力。相反,企业文化得不到职工的认可,职工不站在企业的立场考虑个人发展问题,那么,个人的发展也不会得到企业的支持。
俗话讲,二者同心,其利断金。职工文化落地与企业文化落地是实现职工与企业双赢的必要手段。《中国工会章程》第二十八条第5款明确指出,“推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也特别强调,“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建设是体现企业形象特点、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职工文化是“素质”文化,提高的是职工的素质水平;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提高的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职工的素质水平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同等重要。在近年党和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以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全面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职工文化,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提出的“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先后写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等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文件。职工文化落地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职工文化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职工文化文件精神的战略问题。我们认为,职工文化落地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立场鲜明,即职工文化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文化,要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二是群众路线明确,即职工文化管理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高手在民间,智慧在群众当中,要让职工唱主角。
三是职工活力激发,即职工文化是“体现职工意志、汇集职工智慧、激发职工活力”的文化,是全面激发职工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有力手段。
四是实施路径清晰,即职工文化建设包括寻人、提魂、塑行、展风貌四个环节。寻人,就是寻找和选树先进职工典型;提魂,就是梳理先进职工的先进事迹,并提炼其先进思想,最终形成先进职工文化体系,包括职工责任、职工理想、职工信念、职工精神、职工形象等;塑行,就是以先进职工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制定和实施先进行为规范,影响和塑造职工群众积极向上的日常行为;展风貌,就是通过职工文体活动、职工技能竞赛、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书屋、职工道德讲堂、职工班组活动等载体和平台,全面展示职工群众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正能量的精神风貌。
五是战略地位提升,即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同等的战略地位,都要纳入企业党政一把手工程。职工文化落地是企业站在职工立场,为成就职工创造条件和机会;企业文化落地是职工站在企业立场,为成就企业贡献力量和智慧!(作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乔东)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