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桥在非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标杆工程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29





  中国交建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及城市综合开发等,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在全球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中国交建居《财富》500强第91位,ENR全球第3名,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13连A"。


  中国路桥是中国交建"一体两翼"的海外发展与管理平台,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四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道路、桥梁、港口、铁路、机场、房地产、工业园等领域工程承包及投资、开发、运营业务,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高效快捷的全球市场开发网络。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路桥抢抓机遇,培育核心竞争力。公司始终秉承"筑路架桥,奉献社会;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宗旨,在世界各地打造精品工程的同时,尊重当地文化、坚持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真诚奉献驻在地国计民生。


  中国路桥于1984年进入肯尼亚市场从事公路、桥梁、港口、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35年来,中国路桥在肯尼亚承建道路项目23个,总里程超过1200公里,港口项目2个,铁路项目2个。所建的内罗毕环城路、蒙巴萨19号泊位、蒙内铁路等工程在肯政府和人民中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肯尼亚的基础设施状况,同时进一步增进了中肯友谊,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发展。


  在致力于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中国路桥也重视中肯人民民心的"软联通",开展了一系列关注当地社会民生、注重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竭力为肯尼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仅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国路桥就组织当地社会公益活动超过130余次,包括为当地居民打井、捐助学校、交通救援、修建道路、参与环保等,超过10,000名肯尼亚人从中获益。中国路桥坚持"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原则,满足当地就业、加快技术转移,切实履行企业应尽的责任。目前,中国路桥在肯尼亚共有当地职工共有约10,000人,占员工总数约90%。仅蒙内铁路为肯尼亚人民提供了累计超过46000个工作岗位,当地雇员占总员工比例约90%;为肯方雇员进行技能培训超过17,000人,共培养施工技术人员超过4,000人,运营期间,累计培训运输、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五大系统各专业岗位超过2000人。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中的人文合作计划,中国路桥分三批全额资助了100名肯尼亚优秀高中毕业前往中国铁路领域顶级学府北京交通大学,进行为期4~5年的铁路相关专业本科教育,为以后肯尼亚乃至东非铁路网的运营输送高端人才。


  于2014年12月开工的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标准轨距铁路线)由中国路桥承建,连接东非最大港口城市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长472公里,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六国的"东非铁路网"开端工程。作为肯尼亚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蒙内铁路项目投资金额达38.04亿美元,由中国提供融资支持。项目全面引进中国的标准、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发挥中国企业的产能优势,在原材料采购、技术转移、创造就业等方面为肯尼亚当地带来实惠。蒙内铁路提前2年半竣工,于2017年5月正式通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委员王勇在肯尼亚蒙巴萨出席蒙巴萨至内罗毕标准轨铁路通车仪式,以习近平主席名义对铁路建成通车表示热烈祝贺。王勇在致辞中说,蒙内铁路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早期收获,是中非"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蒙内铁路建成通车对促进肯尼亚和地区国家发展、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推动"一带一路"走进非洲腹地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愿同肯方一道,将蒙内铁路打造成为肯尼亚繁荣发展之路和中非合作转型升级新样板。


  "民心相通"回馈社会 基木卡社区水资源分享


  2018年10月13日上午,中国交建肯尼亚铁路项目联合卡贾多郡政府在蒙内铁路延长线--内马铁路铁路恩贡山隧道口举办了基木卡社区水利援助项目启动仪式。


  中国交建肯尼亚铁路项目的施工人员在长约4.5公里的恩贡山隧道作业时,发现石头缝里不断渗水,出水量最大时一小时可达1300立方米。经工作人员检测,隧道作业时涌出的水可以饮用,而这正是处于半干旱地带的卡贾多郡居民所迫切需要的资源,当时,卡贾多郡只有约35%的家庭能够有条件获得清洁水。


  该公益项目由中国交建肯尼亚铁路项目部实施,计划为基木卡社区建设两个贮水量可达80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一个沉淀池,将来自恩贡山隧道中的水源引入蓄水池当中。预计这项工程将可使当地5000名居民获益。卡贾多郡郡长约瑟夫·奥勒·伦库见证挖掘机开挖的场景时表示,这一设施对缓解卡贾多郡居民的用水困难非常重要。


  马赛义诊


  中国交建承建的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所穿越的五个郡沿线,聚居着大量马赛人。马赛人是东非地区最大也是最为著名的原始游牧部落。许多马赛人认为建造铁路占据了他们牛羊繁衍的草场、阻断了牲口迁徙的道路。如何让马赛人理解、接受和支持标轨铁路,成为了一个挑战。来自中国交建的建设者们相信,让马赛人接触现代医学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传统看法。


  2018年11月10日,由中国交建内马铁路项目部与肯尼亚当地公益机构共同策划组织的"Suswa免费医疗营地下乡活动"在内马铁路第五项目经理部附近的Oloitip小学举行。当地马赛族社区约1000人接受了医疗营地内罗毕医院和肯雅塔医院专业医务人员提供的基础体检、专科诊疗和免费药品赠送等现代医疗服务。


  中国交建还为当地铁路沿线马赛社区新建24处房屋、开挖36处大型水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马赛族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文化融合构建共同价值观 海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蒙内铁路作为肯尼亚百年来最大的基建工程,又是第一条完全采用中国国铁标准修建的境外铁路,其有着广泛的国际关注度与重大的政治意义。对当地元素的大规模应用,也是蒙内铁路的显著特点之一。据悉,在建设高峰时段,仅第二项目经理部管段便聘用了5000名以上的本地员工。但在工程初期,当地雇员管理却一直困扰着施工方。项目部肯方人力主管左琳把这归结为两国文化、语言、思维上的巨大差异。项目部迅速认识到要解决"文化冲突",在当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刻不容缓,而最好的突破口恰恰是在看似困难重重的肯方雇员管理上。结合肯尼亚当地特色,


  融入自身企业文化,通过文化融合获得肯方雇员的"文化认同",继而带动周边社会的认可,这是推动工程进展的捷径。项目部负责人说"我们把在肯尼亚的企业文化建设比作突围,即是从复杂的外部环境中突围,也是从自身的惯性思维中突围。"


  实施企业文化外部建设


  肯尼亚享誉世界的不仅有马拉松,还有热情洋溢的草裙舞与节奏感强烈的非洲鼓。热情友好,喜好浓烈色彩是肯尼亚人的特点之一。在项目部管段内随处可见的大幅彩色展板正是依照这些喜好设立的。上百幅展板囊括企业业绩广告、蒙内铁路标志性工程、中肯员工协作施工等,它们均带有鲜明的企业标识,配合"交融天下,建者无疆""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等企业文化理念的中英文表述,让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项目部还在工装、通勤车辆涂装等方面统一配发、规范,时刻营造企业文化宣贯效应。项目部负责人说道:"对当地雇员企业文化培养不能一蹴而就,


  在日常工作中,先用企业文化外部建设突出自身特点,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是成功的第一步。"而贝托也坦言,他正是被这些遍布周边的大幅宣传画所吸引前来应聘的。"工程照片宏伟,理念发人深省,这一定是中国大企业,待遇绝不会差。"企业文化逐渐被肯方雇员所接受,企业文化的外部建设初见成效,但要做到真正的"文化认同",他们还需从"文化育人"上入手。


  构建共同价值观


  因历史原因,肯尼亚受西方文化影响强烈,价值观的差异。要引导肯方雇员适应中方管理标准,就需用企业文化构建一条通往"共同价值观"的桥梁。"我们采用跨文化培训。不仅在业务考核、技能培训中加入企业文化相关内容,还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三教三练",左琳说起这个时掩饰不住脸上的成就感:"教语言,练常规术语;教技能,练常规操作;教责任,练常规要求"。除此之外,项目部还在全线率先成立蒙内人才培训基地,先后组织路基填筑、钻孔桩施工、混凝土浇筑、职业安全等各项培训86次,接受教育千余人次。贝托也对项目部的"文化育人"感慨颇深:"中国越来越富强是有原因的,正是中国师傅的言传身教,使我知道,唯有勤劳才能改变我的生活。"除引导肯方雇员接受中方管理标准外,项目部还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多项管理制度,以绩效考核、评优选先等多种措施激励,最终使得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规范了肯方雇员行为准则,培养了一大批归属感强、有纪律、有理想、有技能的当地施工人员。在东非草原上空高高飘扬的蓝色旗帜下,是数千名奋战在蒙内铁路建设一线的中肯铁路建设者。他们身着统一的蓝色工装,胸前的蓝色标识醒目异常,远处巨大的中英文展板在太阳下褶褶生辉。这抹蓝色与苍翠的草原构建了一幅和谐共建的画卷,它也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有关于文化交融,互利共赢的生动故事。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