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新动能助推“开门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28





平稳实现“开门红” 下行压力需应对——西南六省区市一季度经济形势观察


  西南地区一季度经济数据新鲜出炉。从GDP来看,四川同比增长7.8%,重庆同比增长6.0%,广西同比增长6.4%,均运行在合理区间。欠发达地区继续加快赶超步伐,贵州GDP同比增长9.2%,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云南GDP同比增长9.7%,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西藏一季度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8.4%。


  数据表明,西南地区经济实现“开门红”,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但仍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新动能助推“开门红”


  梳理西南地区一季度经济形势,可以发现几个特点:


  ——交通、物流短板加快补齐。3月27日,总投资近360亿元的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正式动工建设。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高速铁路将与成贵铁路并线,一路与即将开工建设的渝昆高铁并线,并通过贵广高铁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西南内陆省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紧紧联结在一起。


  这是西南腹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一个缩影。一季度,重庆交通投资增长10.7%,其中轨道交通投资增长9.0%,高速公路投资增长14.8%。云南交通运输支出345.55亿元,同比增长1.2倍。贵州快递业务量4861.49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0.1%。


  ——“新动能”加快发展。从新动能看,一季度四川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1%。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3.8%,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3.7%。


  从西南“工业重镇”重庆市来看,一季度,重庆电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个百分点。


  “新产业、新动能产值增速较快,是推动重庆工业企稳回升的主要原因。”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秦瑶说。


  ——实现“开门红”,为全年打好基础。记者近日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转炉厂看到,工人们正在温度较高的厂区内有条不紊作业,经过转炉炼制而成的火红钢条被滚道不断运送而出。一季度,柳钢营业收入195亿元、利润7.5亿元,生产经营实现“开门红”。


  云南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赪说,云南积极推进稳增长22条政策措施落实,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


  稳住经济“基本盘”


  西南各地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就业平稳,稳住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以人口大省、农民工大省四川为例,一季度四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5.6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15%。一季度是农民工返岗、务工关键期,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481.3万人,继续保持高位。


  ——外贸稳中有升,西南内陆成为开放前沿。一季度,云南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01.48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全国高9.7个百分点。四川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1460.2亿元,同比增长25.1%。


  据了解,一季度,西藏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今年以来吉隆口岸扩大了边民证件的发放范围,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热情日益高涨。另外,海关方面优化了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


  ——稳预期,受益最多的是老百姓。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四川减税降费约85亿元,今年预计减税降费将超过586亿元,是去年的2倍多,这将持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随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集合效应持续显现,预计今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将保持稳步提高。”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李涛明说。


  下行压力需积极应对


  客观地看,西南地区同样存在经济下行压力。


  “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经济下行压力都较大。”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分析说,从全球看,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3%,较年初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从全国看,尽管一季度增速好于预期,但跟上年同期和全年比都有所回落。从四川来看,汽车等部分重点行业生产下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


  贵州省统计局副局长彭龙说,当前贵州工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明显大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造成企业利润空间变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下阶段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为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更好的有利条件。(记者陈健、林碧锋、覃星星、潘德鑫、何宗渝、王军)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