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餐饮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人力管理思想的定位,都是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有业内人士指出,企业文化的竞争可能成为餐饮企业之间新一轮竞争的重点,也将是餐饮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想要把餐厅经营好,什么最重要?优质服务、出品管理、市场销售……一个都不能少。当然,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商家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长期而稳定的氛围,是扎根于每个员工内心的东西。如果把餐厅比作一个人,那么环境、服务、菜品、营销就是他的家庭、外表、穿着打扮、待人接物等外在条件,而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一个人丰富、温暖、有趣的灵魂。
俗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同理,硬件达标的餐厅比比皆是,拥有“灵魂”的餐厅就凤毛麟角了。文化注重传承,但传承要有价值。这种价值就是附加值,附加值的高低以市场为尺度,市场的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来买单,这个才是核心。
内部 让企业文化成为员工薪资的一部分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效率,同样一个传菜员传一盘菜,积极性较高的情况下,员工会尽快上菜,可能只需要1分钟;如果消极对待,可能需要3分钟,这是一个十分隐形的过程。
同样,餐饮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也是一个非常让经营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比如,一名十分优秀的员工突然提出辞职,企业该怎么办?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餐企内部问题,不妨从企业文化着手,毕竟人们喜欢在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团体里工作、生活,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加强凝聚力。多添加一些可以增加收入的点,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效率,让员工和餐厅实现双赢。
外部 让顾客自愿为附加内容买单
打造餐厅对外宣传的特色,也是企业文化在餐饮行业的一种表现形式。让餐厅更有特色,让顾客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不但为企业“加戏”,也为顾客增加了记忆点。
这也是近年来各种网红店火爆的根本原因——如果餐厅足够酷,足够有趣,就会让顾客排着队来“打卡”“拔草”。
比如上海有一家餐厅,当消费者一步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在天花板上旋转的保时捷。炫目的红色气氛,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是车。卖点还不只这些,餐厅内的座椅都是古董豪车一劈为二,椅背采用劳斯莱斯的缝制工艺制作而成,还有传承德国古法自酿的酿酒装置……
餐厅为什么要花大血本装修成这样呢?这就要从餐厅老板的汽车情怀开始说起了。据了解,餐厅老板曾经从事汽车行业工作,业内知名度相当高,怀揣着对汽车的信仰,开了这家餐厅。而由于老板对汽车的钟爱,所以每位入职的员工,也必须对汽车产生共鸣,同时热爱这家餐厅。
这些都是足以吸引消费者的企业文化。要知道,吃好喝好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消费者了,餐厅需要更多内涵,来让顾客自愿买单。
关键 “人”是餐饮企业的核心资源
也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一家餐厅的菜品非常美味,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服务人员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能会对顾客吃饭的心情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这种影响是正面的,那绝对会增加对于这家饭店的好感,成为这家饭店的“回头客”。但如果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不但之前美味的饭菜变得让人生厌,对这家餐馆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
服务环节对于餐饮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员工的培训,同样需要重视。从刚入职的新员工,到入门后的提升培训、技能培训,再到高级管理人员的深造,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这种方式的培训,多数企业是做不到或者是不重视的。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服务是一种人对人的工作,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
对于餐饮这一行业来说,“人”有着金子一般的价值,所以对员工的培训意识,必须存在于企业文化当中。
相信每一位在海底捞吃过饭的顾客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的企业文化。海底捞突出了自己和其他竞争者的不同,以一种新的营销思维模式,在全国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海底捞的企业特色,实际上就是围绕着一个字来建设的,这个字就是“人”。
海底捞的成功,其实就是在两个方面的“人”上做文章,即消费者与服务者。在餐饮服务业这样一个行业中,海底捞把差异化服务做到了极致,以消费者为中心,使消费者得到独特的消费感受,这就是海底捞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连锁餐厅 细节决定成败
品牌文化从内部向外渗透,从行业向社会渗透,从现在向未来渗透。单店企业文化各有特色,因地制宜,难以复制。而连锁餐饮,最重要的是无论顾客在哪家门店消费,菜品的品质、服务、体验,都应该是统一的。对于连锁餐厅来说,这种服务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让几十家、上百家门店都有同样的标准服务,这体现出了一个企业对于其自身的控制能力和对服务细节的追求。开一家优秀的连锁餐厅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让这个餐厅能5年、10年甚至50年保持下去,细节将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原因。
转自:中华餐饮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