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煤电公司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改革创新,聚民心、兴文化,不断推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形成了以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精细化管理为支撑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为建设具有区域引领作用的新时代企业提供了强劲文化支撑。
树立安全文化意识。强化安全红线管理为中心点,全面贯彻“四铁”要求,以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为统领,坚持“重大灾害可防可控”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规划,深化安全标准化创建,重视科技兴安,推广应用“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将岗位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融入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做到了动态达标;推行“金字塔”式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十七到位”“二八法则”,“零容忍”理念打造事故隐患排查新格局,全面实行安全工作会审制度,持续保持安全高压;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理念宣传灌输,坚持“真培训、严考核、重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工作,2018年培训员工4284人次,举办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对标竞赛活动、“安康杯”知识竞赛等,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确保企业文化工作与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相融并进。
完善经营管理理念。围绕“落实责任、深挖潜力、刚性考核、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将2018年确立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年”,以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结合公司经营工作实际情况,修订出台了《2018年经营考核指标分解安排》、《2018年经营考核办法》以及《2018年薪酬分配方案》,让考核“长牙齿、动刀子”,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朔州煤电公司改革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以“做强做优煤炭主业,做精做细非煤产业”根本遵循,实现集约化高效生产,进一步提升煤炭主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动能,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按照“脱离母体、断奶断粮、独立生存”的思路,下属9家公司实现自养;坚持“一企一策,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思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了动力,释放了活力,非煤产业收入达到19.8亿元,占总收入的40%,取得了长足发展。
夯实精神文化建设。以建设“道德朔煤”为引领,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突出道德典型感召,扎实开展“季评十好、年评十佳”“创建和谐区队”、“争做文明员工”和“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家风家教”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升级文明单位成果,大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行动、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身边好人选树行动、善行义举弘扬行动、特色文化发展行动,让“道德朔煤”成为广大员工群众的价值追求,培育新时代“朔煤精神”。
培育创新文化模式。朔州煤电公司不断畅通人才发展渠道,持续激发创新潜能,组成科技研发小组,建立人才信息库,保障50名长期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享受专业技术职称待遇,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目前,公司拥有各类科技人才1582人,包括博士、硕士42人,科技人才比例占全公司员工的12%,进一步彰显人才强企作用。朔州煤电公司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行校企联合,对接科研机构,搭建创新平台,与南开大学、中北大学合作建立了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产学研用基地、在古城食品公司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联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大同大学组建的山西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浓厚的创新氛围推动“五小”竞赛活动征集成果363 项,合理化建议1063条,斩获多项升级奖项,创造效益1700多万元。
强化廉政文化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深化惩防体系建设,严格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创新推出“夯责、履责、督责、问责”四步工作法,着力完善纪律作风建设和党内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头雁引领”、“先锋引领”和“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公司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纪律保障。
丰富群众文化建设。以员工文体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理念,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在同仁家园建设了三所员工活动中心,满足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同时开设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房、书画室、阅览室等14个活动室,为员工提供了学习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场所;通过公司帮扶、基层互助等形式,完善各基层单位“职工小家”“读书角”等硬件设施的配置,目前已帮建完成了11个“职工小家”的建设,累计赠图书5000册,进一步提升了员工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组织开展了“活力朔煤”杯体育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书画笔会”、搭建“文化戏台”、主题演讲比赛、“奋进朔煤我见证”主题摄影展、书法美术展、诵读比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舞进新时代”员工广场舞大赛等多项活动。
转自:黄河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