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导把1200元现金交到我手中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无以言表。”国庆节前夕,华塑股份公司电石厂原料车间马慧慧,饱含深情地写了一封《致全体华塑职工的感谢信》。这封信,马慧慧一写就是5年,表达了他对华塑股份“家文化”的满满感激。
近年来,华塑股份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用关怀感动人、用情怀激励人、用胸怀鼓舞人,架起党群“连心桥”,打造馨香盎然“家文化”。
关怀自“舌尖上”开始
华塑股份是淮北矿业煤化—盐化—一体化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坐落在安徽定远县,是一家集矿山、建材、化工、冶金、电力等于一体的化工企业,职工平均年龄33岁。为了让远离淮北“大本营”200余千米的职工吃好、住好、工作好,公司成立之初就把建设绿色工厂、打造温馨家园作为企业的第一责任,通过招标,选出最佳餐饮企业入驻。为丰富饭菜花色品种,在提升工作餐质量的基础上,他们先后更换了3家餐饮竞标单位,并引进特色小吃、淮南牛肉汤等地方风味小吃,精调众口。
为拉近党群关系、检验饭菜质量,华塑股份关闭了小食堂,领导班子成员每天与职工一起打饭就餐。就餐高峰时期,后勤部门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牵挂从“小日记”体现
华塑股份把民生当作企业管理的大事,领导干部以“民情日记”的方式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尚小五,个人家庭困难,工作压力大,我们要多关心;尹兴旺,提出建立工作室,培养人才、修旧利废、创新改造要大力支持;单振威,1个人的工资要养活4个人……”这是机械动力厂党支部书记写下的“民情日记”。
一本小小的“民情日记”,不仅记录了企业的民生账本,还打开了职工的心结,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一句领导真好,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觉得暖人心工程就是从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的。”上月,氯碱厂PVC车间党建专员赵海洋与中控员张二凤谈心后得知中控室饮水机坏了,立即把自己办公室的饮水机送到中控室。
“免费WIFI、网络电视、中央空调、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到了这里,我感觉像回到了部队,领导同事和蔼可亲,跟家一样温暖。”今年7月份,机械动力厂除盐水站巡检工杨春宝与168名优秀青年慕名加入华塑股份。
情怀在点滴中书写
“要时刻把一线职工的安危冷暖装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华塑股份的领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异地调动是咱想也不敢想的事,我当时就给领导随便一说,没想到会梦想成真。”事隔3年,提到爱人工作的调动,二期建设指挥部机电安装组副组长赵安亮情绪依然激动。赵安亮老家在砀山县,距离华塑股份300多千米。结婚后,爱人在老家一所高中教书,两地分居多有不便。公司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亲自开着车到砀山,与当地政府一次次协调,最终完成了他的心愿。
今年华塑股份《中秋慰问困难职工及党员名单》上,电石厂机修工、共产党员郭树尧的名字从中“消失”。郭树尧是炉桥本地人,家里只有他1人工作,子女上大学,家庭困难。公司领导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后,帮助他实现了脱贫。今年3月份,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下,郭树尧大女儿还搭上华塑股份的储备人才“班车”。(陈春秋)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