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
8月30日,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生院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永定路52号院101楼迎来了喧嚣,71名2018级硕士、博士研究生新同学即将在这里开启他们全新的人生旅程,渡过一段难忘的求学时光。
从1980年第一批招收20名学生以来,38年间,已经有1675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了工作岗位,成为了航天事业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栋梁,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紧跟改革 与时俱进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年轻力量,二院敢为人先,较早地认识到了利用研究院的科技优势自行办学、招收并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
1980年,在一批专家、学者的推动下,二院在航天系统率先走上了自主培养研究生的道路。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招收计算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二院第一个硕士点正式建立,这也成为了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端。
38年来,二院学位授予点从无到有,从1个硕士点发展成为1个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和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可以在10个学科上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并授予学位。
提起二院办学的优势,在二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健看来,二院有着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同时,二院有着充足的科研经费、先进的实验仪器及设备,能够满足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同学们在这里学习,能够紧扣科研生产任务,亲身感受航天精神,对他们未来从事航天事业有极大的帮助。”
“目前,二院形成了较为完备具有航天特色的学科体系,为拓展二院人才培养空间、推动核心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航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健介绍说。
一路护航 助力成才
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保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二院已经建立起来一支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理论功底深厚、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截至2018年,共拥有导师25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6名,硕士生导师203名,而且导师队伍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上也在日益优化,对于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顾二院近40年的发展史,有一位专家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他就是黄培康院士,年轻同事们都视他为榜样、楷模,称赞他“为二院研究生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8月30日举行的开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已经82岁高龄的黄培康亲自出席并为毕业生拨苏正冠。
在对研究生院、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的场合,他从不缺席。
为提升航天学子科学研究能力,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重要环节,黄培康每年固定时间为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以及导师做题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做好学位论文”的讲座。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纪军丽从2010年到研究生院工作,没来之前,她就听说黄培康为学生争取助学金、餐补的“事迹”,直到现在,黄培康仍时常奔波在教学科研的一线,心里也还记挂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同学们的生活条件。
“黄老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工作中丝毫不敢松懈,激励着我们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纪军丽说。
创新发展 育人为本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二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自主办学的特色之路,这一过程有管理方法的变革和创新,也有独特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实践。
2001年10月,为适应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二院成立研究生院,并建立了课程学习+科研实践的“两段式”培养模式。
2010年11月,二院继续整合教育资源, 10多个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所(部)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实现了高水平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的根本任务,二院研究生教育不断探索政治思想工作新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航天接班人:创新学习形式,充分运用二院党员学习教育APP,让学生党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内容和成果;搞活学习内容,为同学们安排各种兼具航天特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实践,让同学们做到身体力行,有感于心。
在二院已经毕业的1675名研究生中,许多毕业生仍旧活跃在工作一线,在航天型号研制、预先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专业技术发展、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担起重任,成为航天系统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毕业生们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是对研究生院发展的最大支持,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是我觉得从事教育工作最为神圣和自豪的地方”,李健说:“‘育人为本,服务航天’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