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时28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分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已是长四丙火箭一个多月来在两个发射场第三次圆满完成发射任务。用长四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汪轶俊的话说:“别看我们的队伍年轻,可他们都已来过发射场很多次,都算是‘老人儿’了。”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身在不同的岗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将成功进行到底。
高分五号卫星热控实施
严慎细实 对每项工作心存敬畏
在此次任务中,长四丙火箭试验队坚持以“严格质量管理,杜绝人为、低层次质量事故,确保发射圆满成功”为质量目标,开展了专项质量策划。他们以“落实责任,扎实工作,踏实双想;细化管理,细致操作,细心判读”为抓手,深入推进质量工作,并提出14项质量工作要求,形成“三实三细”工作经验(落实责任,扎实工作,踏实双想;细化管理,细致操作,细心判读),实现了发射场工作零失误。
强制检验点点长制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在运载领域强化质量管理保成功的一项特色工作。在此次任务中,长四丙火箭试验队针对41项强制检验点设置点长,确保各强制检验点关键测试和操作执行到位。
型号副主任工艺师于文凯每天晚上都与总装操作人员进行沟通,安排第二天的总装操作内容,深入研究每项工作的关键点,将每项工作分解到每个队员,确保“今日事今日毕”,做到“做事按依据,做事留记录,不带问题上箭,不带隐患上天”。
身为一名检验人员,曹渊要对当天操作人员的声像记录进行梳理和检查。他每天起码过目几百张照片,盯着电脑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关键项目“推演会”制度是长四丙火箭试验队的质量管理品牌活动。试验队按照各系统和工作项目共完成了45次工作项目推演,型号总设计师汪轶俊、副总指挥王玉平、总设计师助理张桃源等定期参加各系统推演会。
型号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玮是总体组分队长。针对新状态和风险项目,他每天召开班前推演会、班后总结会,提炼工作要点,使各个关键环节尽在掌控之中。他常说:“要对经手的每项工作心存敬畏,对每一个数据认真负责,对每一个现象保持敏感,才能不留漏洞、不留遗憾。”
外测安全分系统分队长周荣每天组织对重要测试项目、火工品安装等关键环节和易误操作点进行推演,明确第二天操作流程,确保万无一失。
火箭照片
创新改进 不断提升火箭技术性能
长四系列火箭虽然是成熟型号,但发展脚步从未停止,型号不断采用新产品、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性能。
据汪轶俊介绍,此次火箭共有8项技术状态更改,涉及总体、箭体结构、姿控发动机等多个分系统,首次采用了高空风减载技术,并首次搭载新的组合导航系统。为此,试验队进一步完善岗位作业指导书,实现了技术状态和操作要素的动态更新。“虽然人员比原来减少了一半,但因作业指导书更完善了,表格化管理更清晰了,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了。”周荣说。
高空风对火箭来说是一个重要威胁。利用高空风减载技术可以减小侧风引起的附加载荷,提高火箭对风场的适应能力。王玮和主管设计师薛宇努力吃透技术,耐心与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协调,通过大量拉偏计算来验证技术适应性,通过流程、细则梳理保证实施的可操作性。经过充分协调和交底,参与方案实施的各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该技术也正式纳入了发射流程中。王玮说:“高空风减载就像歌词写的那样,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长四系列火箭成功实施这项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火箭适应性,为后续任务打下更好的基础。”
与以往不同,此次火箭在原有组合导航系统的基础上,搭载了一套八院自主研制的组合导航系统。这套组合导航系统在原有模式基础上,新增了北斗导航模式。据系统硬件设计师吴翔介绍,为了自主研制新的组合导航系统,他们花了4年时间。未来经过适应性修改后,该组合导航系统可在其他型号、领域推广应用,在商业航天领域也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长征四号丙火箭整流罩扣罩
牢记使命 将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范崇盛是负责控制系统的分队长,平时队员们都喊他“范兄”。别看他平时“大条”,一谈到工作就认真起来,对团队成员不厌其烦地“唠叨”。
夏忠是伺服机构的负责人,发射塔架、数据判读、单元测试,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总是行色匆匆,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只有发射成功那刻才是他笑得最开心的时候。
一体化测发控工作覆盖了从试验队进场恢复设备到火箭发射成功全过程,掌管着单机单板产品设备200多个,火箭点火发射的所有指令都要通过一体化测发控分系统传递。一体化测发控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魏永国说:“我们就像是火箭的保健医生,天天为火箭把脉体检,时刻关注火箭身体健康指标,确保火箭以最好状态成功发射。”
此次火箭试验队遥测分系统阵容与上次完全相同。经过上次任务的锻炼,新人荣为君和汪灏已经对岗位熟练很多。在遥测系统指挥张元明带领下,一项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为整发火箭的测试工作提供了坚实保证。“遥测系统人员就位,状态准备好。”铿锵有力的誓言宣告着他们对使命的坚守。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