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9---1948 年:实业救国 自强不息
解放前30 年,首钢历经沧桑、饱受磨难。首钢前身——石景山钢铁厂初建之际,一批投身实业、立志救国的有识之士壮志难酬,抱憾终生。老一辈首钢人历经军阀战乱的困苦与惊扰、饱受日本侵略者的压榨与欺辱、见证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与昏庸,30 年累计生产生铁只有28.6 万吨。但是广大工人并不甘心被奴役,他们利用怠工进行反抗,并多次进行索粮请愿和罢工斗争。
30 年的沧桑历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的悲惨状况,也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自强不息的沧桑史。九死一生、生生不息、百折不挠、多难兴企,这是解放前30 年为首钢积淀的宝贵财富。
2、1948---1978 年:产业报国 艰苦奋斗
1948 年12 月1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钢铁企业。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14 天建成3 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石钢有铁无钢的历史;建成年产30万吨小型材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1965 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全国领先水平。1967 年9月13 日,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石钢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
1948 年至1978 年,是首钢艰苦奋斗、成长壮大的30 年,石钢工人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谱写了一部产业报国、艰苦创业的文化史。首钢人形成了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回报人民的主流价值观。
3、1979---2002 年:改革腾飞 探索发展
1979 年,首钢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承包制。1979 年12 月15 日,首钢二号高炉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同时,从比利时购买赛兰钢厂设备建成的第二炼钢厂和依靠自身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相继投产。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1982 年介绍首钢承包制的书籍发行量高达40 万册,全国各地来首钢参观学习者,每月多达上万人次。1994 年,首钢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 万吨扩大到824 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
1996 年,首钢集团正式成立。这一时期,首钢人以“做天下主人,创世界第一” 的创新魄力、“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执着精神,以及“三个百分之百”的严格管理,进一步丰富了首钢企业文化的内涵,为首钢实现钢铁强国之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了首钢自我改造、自我积累、加速发展的步伐。
4、2003——2012 年:搬迁调整 科学发展
2003 年,首钢以国家利益为重,兑现承诺,率先进行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截止到2010 年底,首钢北京地区涉钢部分全面停产,在河北省新建了首钢京唐、首钢迁钢、首钢首秦、在北京顺义建成了冷轧公司等现代化的钢铁厂,同时与贵州水钢、贵钢、山西长钢、吉林通钢、新疆伊犁钢厂实现了联合重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长材为主向高端板材和精品长材的转变 。经过近十年艰苦努力,钢铁业从北京一地拓展到全国多个省区市,产品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非钢产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集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 年首钢集团首次跻身世界500 强第325 位,至今已经连续6年名列世界500强。
这一时期,首钢顺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客观要求,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进行搬迁调整,成为我国第一个向沿海搬迁的大型钢铁企业。在搬迁调整中,首钢人“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 世纪新首钢”,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把代代传承的光荣与梦想铸就在建设21 世纪新首钢的伟大实践中。
5、2013——至今: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首钢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实施“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业和城市综合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战略,在北京老厂区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打开北京首都西大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首钢将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发展、再铸新的辉煌,努力实现“首钢为首”的梦想,“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首钢要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平台和纽带;要成为首都创新驱动的承载平台和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做新型城市综合服务商。
面对首钢转型发展的新任务,首钢党委制定颁发了《首钢企业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总结提炼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新时期首钢精神,颁发了《大力传承和发扬首钢精神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路径、保证措施。(首钢集团)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