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健人艾——传统医疗行业在AI领域的关注级现象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14





  前不久,谷歌Waymo公司的CEO John Krafcik在一次大会上承认“自动驾驶还需要很久的时间”,因为要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自动驾驶,这种技术太难了。让全世界自动驾驶发展最快也最成熟的Waymo说出这样的话,产品智能化的难度可见一斑。

  


 

  此前各大权威平台众说风云,中国在AI领域是否依旧只能以依附式生存的角色存在,成为绕不开的话题之一。目前问题的答案显然是未知的,但细看中国TMT龙头在AI的布局,答案的风向已初现端倪。
 

  2018年,李彦宏的无人车跑上了北京五环的道路,马云曾言在三年内会砸下1000个亿,并且成立探索未来科技的“达摩院”。马化腾在公司内部的邮件中写道,“过去,往往是应用需求找技术支持。未来,越来越多创新来自技术突破,寻求产品落地”。华为徐直军,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第四个季度抛出了两款芯片,从性能数据上丝毫不输国外竞品。

  


 

  在中国,TMT公司基于市场环境的变革进而向技术层面进阶的案例不胜枚举。但就AI这个为国际热捧,并一直被高屋建瓴的哲学讨论和技术分析所包围的领域来说,其纵向垂直的细分化市场以及横向扩展的行业类型,已经不再仅限于TMT公司。
 

  AI核心技术这块油田,已经从国际/国内巨头之间角逐对象,发展成三大产业、数十个细分行业虎视眈眈的香饽饽,其间不乏传统行业参与。
 

  传统行业影响力榜单中,可以看出传统医疗的占比居高不下。那么,医疗技术如何充分使用AI核心技术进行技能优化,成为2018年医疗行业共同探求的疑问。的确,AI这样的新兴技术如果无法推动制造的产业升级,将彻底失去其意义。
 

  在机遇争夺的市场压力下,一款应用AI智能芯片进行性能变革式优化的产品在市场初展头角,它便是AI智能艾灸仪——人健人艾。

  


 

  电子艾灸仪在国内市场并不少见,但就产品的智慧性而言,人健人艾的智能性其他产品无法企及。人健人艾智能艾灸仪的面世,似乎将在中国医疗保健品市场上掀起一场关于产品智能化标准的评判风波。

  


 

  所谓AI芯片技术成就的产品智能化,是指能够在不特定的环境下,基于保证产品功能无阻碍实现的前提下,还能辨别人类肢体、语言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等多项功能综合的优质性能。这样的性能在人健人艾身上得以体现。

  


 

  人健人艾采用CSR蓝牙芯片作为产品功能实现的核心技术载体,并充当纽带的作用,联接人健人艾专属APP与仪器本身。用户可以在APP上找到对应病症,艾灸仪将在本环节配合用户,根据图文教程快速找到精准穴位,对症下药。在使用过程中,仪器实时把控温度、时间,确保艾灸治疗高效无误。APP联合仪器实时数据对使用者偏好进行“智能记忆”,每个使用者在这里都能找到一套最舒适、最切合的治疗改善方案。

  


 

  当然,使用蓝牙芯片进行双载体联合,在保健产品行业已经属于产品的升维策略。降维,他们会输吗?
 

  人健人艾产品同样适用于一批不会使用电子产品的老龄阶层消费群体,不连接APP同样支持正常工作,这对于出现手机没电等突发状况的消费者而言,亦是解决了一大客观限制的难题。当不连接APP时,仪器实现8秒自动发热,设备的智能记忆开启最后一次使用的温度和时间。

  


 

  细微之处见智者,人健人艾基于对大基数消费群体的行为偏好研究数据,结合客观环境限制性、突发性等多样属性切换,赋予仪器实现功能的多种方式支持。
 

  就人健人艾产品研发的初衷来说,AI芯片的应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读取——理解人类意图,并做出部分或全部环节替代人工劳动的价值。这是“无人”的范畴与诠释,和艾灸仪实现持续进阶的原因不谋而合。

  


 

  除了功能的落地实现,人健人艾的人性化设计与产品本身相得益彰。在三年之内,市场上的保健产品普遍存在体积大、耗电高、携带不方便、使用环境受限、功能单一的缺陷。而快速生活、快速消费的时代特征下,“体积小功能优”的产品成为用户共同的诉求。市场的产品设计越发趋向于满足这样的需要,人健人艾也体现了他们的细致化考量。人健人艾艾灸仪体型精简,只有4.4cm(奥利奥的直径5cm),这样精致小巧、功能全面的产品一经进入市场便成为关注级现象。

  


 

  日前,马云在杭州文一西路开了一家酒吧,叫做HHB,网友笑称这是“还花呗”的召唤。也有猜测称HH两个字母是来自于阿里巴巴的“Double H”战略,即快乐(Happiness)和健康(Health),可见健康产业成为跨行业关注的共同问题,甚至将在未来几年成为众多企业与品牌的价值体系。
 

  仿佛可以预见,人健人艾的格局,于此无界。

       转自:号外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