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核电站建设进入“自动焊”时代

    1月25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窄间隙自动焊工艺在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主管道焊接中正式应用,这是自动焊技术首次在我国核电站建设中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核电建设领域的一项空白
    2011-01-31
  • 我国自主研发的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通过鉴定

    由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QAY800 和QAY1000 全地面起重机,1 月24 日通过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江苏省徐州市组织召开的产品鉴定会,并将于6月份交付客户使用。
    2011-01-31
  • 中油管道攻克管道防腐难题

    在去年年底在廊坊举办的热收缩带冬季补口施工作业技术及产品推介会上,中油管道防腐工程公司展示了热收缩带补口施工装备及配套技术。
    2011-01-30
  • 中国4G技术明年完成商用设备研发

    关于中国4G技术 TD-LTE的进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说,TD-LTE概念验证工作已经完成,研发技术试验阶段的测试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初步具备了启动规模试验的技术条件
    2011-01-30
  • 控缓释肥撒向棉田增产省工氮磷减排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在大范围农田试验的基础上,公布一项“棉花控缓释肥”新技术。这种化肥不但对农民来说省工增产,而且大大减少了氮磷排放量,推动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
    2011-01-30
  • 15项技术促钢铁等重点用能行业减排

    工信部日前印发《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共包括15项促进节能减排的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涵盖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等重点用能行业。
    2011-01-30
  • 中冶建成三级科技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10年中冶集团在科技领域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建成“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中冶工程技术中心”与省级技术中心各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的三级科技创新平台
    2011-01-28
  • 国内首台自动化修井机研制成功

    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技术处经过近4年的科研攻关,最近终于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自动化修井机,填补了我国自动化修井技术的空白。自动化修井机目前已完成组装调试并进入现场试用。
    2011-01-28
  • 我国首个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站并网发电

    我国第三代太阳能发电技术产业化发展获得重大突破。由青岛哈工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20千瓦高倍聚光太阳能示范电站日前并网发电并获得国家权威部门认证
    2011-01-28
  •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显成效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的三江源地区,5年来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245平方公里,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净减少95.63平方公里,项目区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高,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011-01-28
  • 切削式预留段处理设备填补国内空白

    1月10日,记者获悉,中油管道防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独立研制的切削式预留段处理设备填补国内空白,顺利获得国家专利。目前这个设备已进入实用推广阶段。
    2011-01-27
  • 我国“无镉铅蓄电池”技术取得突破

    近日,由浙江省科技厅、经信委、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十八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超威电源的“无镉铅蓄电池多阶段内化成工艺”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2011-01-27
  • 我国首支千吨汽车起重机配套液压油缸问世

    我国首支千吨汽车起重机配套油缸近日在张家口长宇工程机械液压油缸有限公司问世,并成功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了1000吨汽车起重机配套垂直、变幅等12种共25支液压油缸。
    2011-01-27
  • 我国推出用于临床检测的蛋白芯片

    据了解,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进行相关监测,不仅能避免使用创伤较大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或病理诊断监测,也将使肿瘤患者预后监测的昂贵费用大大降低。
    2011-01-2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