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省农作物托管面积将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服务带动小农户50%以上;
●“十四五”期间评选100个省级示范托管服务主体。
近日,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省农作物托管面积将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服务带动小农户50%以上,农业生产托管政策框架和服务规范基本建立,构建起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技术集成、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在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农业生产托管源于广大农民群众实践创造,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的重大创新,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2021年全省农作物托管面积达到2300万亩,带动农户110万户,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见》指出,要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培育壮大多元市场服务主体、因地制宜选择不同托管模式、不断深化拓展托管服务领域、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改善耕地生产条件、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全方位培育托管服务人才、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健全完善相关主体利益联结机制、落实财税用地用电政策、切实加强托管服务组织领导,切实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推动我省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小农户为重点,大力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托管模式。重点支持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或做了不划算的深耕深松、病虫害统防统治、秸秆处理、烘干贮藏等关键环节。对于农户家庭经营意愿较强的地区,可以从推广单环节、多环节托管入手,逐步扩大托管覆盖面。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重点推广全程托管等模式。因地制宜推广“服务主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开展省级示范托管服务主体评选,“十四五”期间评选100个。
作物上,把稳粮保供作为首要任务,重点支持小麦、玉米、谷子、马铃薯、杂粮等粮食作物托管。鼓励各地围绕“特”“优”农业发展,积极探索蔬菜、干(鲜)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托管。地域上,从耕地集中连片的平川地区向丘陵山区拓展;从生产条件较好的耕地向盐碱地、撂荒地、易地搬迁复垦地等拓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链条上,在解决好耕、种、防、收等产中环节托管基础上,向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信息服务和产后烘、储、加、销等延伸,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集成应用,大力推广适用标准,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建立符合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鼓励服务主体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校等合作,集成应用农业最新科技成果;建立科技示范田,引导和带动农户参加生产托管。积极发展“智慧托管”,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在托管领域的应用,对田间气象、作业过程、服务质量实行精准监测。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生产托管基础。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探索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秸秆还田等环节托管相结合,切实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不断提升耕地宜机化水平。引导小农户自愿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促进土地小块并大块。到2025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400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以上。到202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300万千瓦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比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
建立农业生产托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制度,并颁发培训证明或职业技能证书。把农业生产托管带头人和农机手列入高素质农民培训范围,实施“五年万人培训”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托管创新金融服务,开发“托管贷”等产品,解决服务主体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鼓励保险机构加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在农业生产托管领域应用。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力争实现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托管田全覆盖。(王秀娟)
转自:山西日报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