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罗庄农商银行“三加”模式传承“大挎包精神”


——弘扬“大挎包精神”山东行系列报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吴祥昊 李宏迎 刘李英    时间:2021-07-19





【编者按】:位于济南转山西路一号的山东农村金融展览馆里,存放着一件年代久远的粗布挎包,在布满补丁的挎包表面,原来绣着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似乎在静静讲述着曾经难忘的历史。

挎包的主人叫李金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山东兰陵县(原苍山县)农村信用社工作的一位“农信人”。从事农信社工作27年的他,因常年背挎既存款又贷款的“大挎包”走乡串村,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大挎包”“百事管”和“贴心人”。

在新中国建立早期,这位“脚踏乡村土,服务三农事”的李金玉受到广泛赞誉,成为“全国金融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他的精神也因此被赞作“大挎包精神”。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迎面向我们走来的乡村振兴也在新时代展现出农村发展的新生态。

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提出了新要求。怎样应对新要求,成为奋斗在三农一线的金融工作者的新课题: 农村金融工作能否回归本源和初心?当年的“大挎包精神”还能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农村新生态背景下,“大挎包精神”又该如何继续延伸?

在中国银保监会山东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中国经济周刊等中央媒体,组成弘扬“大挎包精神” 联合采访组,深入山东农村对各地涉农金融单位进行了一线采访,并将对形成的系列报道陆续刊发。今天刊出:《临沂罗庄农商银行“三加”模式传承“大挎包精神”》。

 

“感情+”“重复+”“资源+”是山东临沂罗庄农商银行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实践、因地制宜推出的工作模式,他们称之为“三加”模式。该行董事长李永森表示,这既是对金融助力乡村振新的不断探索,也是对新时期“大挎包精神”的一种践行。


e30c7a8486086fc23a7fadb589c6394.jpg


“感情+”,加出真感情

对客户采取“感情+”。加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社区居民走访,每到一处,不聊业务,多拉家常,多打感情牌,消除客户隔阂,增加客户黏性。抓住春节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以走访上门、送福上门、拜年上门、营销上门为主的“四上门、大拜访”活动,抓住有利时机,拜访重点客户,增进感情联系。对农金员采取“感情+”。加强对农金员的感情投入,打好“感情牌”“荣誉牌”,体现农商银行对农金员的关爱和重视,充分挖掘农金员队伍新老转介、引流获客潜力,调动积极性,增强归属感。对员工采取“感情+”。通过“五必访”、“六必谈”、“十个一”暖心工程,体现对员工的关心关爱。建立员工谈心谈话长效机制,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倾听基层员工的想法建议,营造上下贯通、相互了解、充满正能量的良好氛围;连续三年开展员工家访,感谢员工家人为支持农商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为“春天行动”注入温情动力。


abd7048cb22fdc9ee41b978818d7b89.jpg


“重复+”,建立铁关系

结合“四张清单”对接营销工作,发扬吃苦耐劳和“四个千万”精神(走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历千辛万苦),对辖内客户重复拜访,重复联系,深度营销,避免营销走过场、采集走过场。通过重复走访,与客户建立亲密关系,对辖内客户既建档案、又建感情,真正实现既抓存量、又扩增量,为业务拓展工作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发扬农信“大挎包”精神,实行客户经理驻村制,做到每月至少驻村(社区)办公2次,每次办公时间至少半天。对获取的清单客户,实施精细化营销。深挖商户潜力,对“沿街商户”“专业市场商户”在旺季阶段再度精耕细作,重点推介“沂蒙云贷”、“信e贷”等拳头产品,强化精准营销。深挖农户潜力,通过无感授信、有感反馈的方式,开展数字化整村授信工作。截至5月末,全行已建立网格445个,合计人口数534584人。

 

a78850d2bf27d0acf47afbaa84c1f23.jpg


“资源+”,织就共享网

集合全行员工及农金员、董事监事及所有客户的优势资源,由有想法、有干劲的员工组成小组,研究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利用资源、挖掘资源,为客户购房、购车、加油、上学、就医及其他各类生活需求谋实惠,为农商银行扩大客户资源拓通道,让农商银行成为各类优势资源的吸铁石,深入融入大客户,以大客户带小客户,发挥“老带新”客户影响力。与罗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建“社保工作站”,与医保局共建“医保工作站”,在营业部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方便百姓群众缴纳社保、医保;与行政审批局合作,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专柜,实现注册营业执照、打印营业执照、开立对公账户“一站式”服务,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最多跑一次”。与“浣洗”公司合作,开展“一元换购两件洗衣”专属活动,以分岗管户为切入点,邀约客户体验,为客户送上实实在在的优惠。


纠错热线:0531-83122110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