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国家级经开区:为"三地一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24





  "30多年来,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坚守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的初心使命,积极推进创新提升,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所在市县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提供了坚实支撑。"安徽省副省长李中在11月29日召开的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座谈会上说。


  从1993年安徽省首个国家级经开区芜湖经开区设立以来,安徽的国家级经开区不断扩容提质,数量达到13个,分布在全省10个市,总量位居全国第4位、中部首位。今年是国家级经开区建设40周年,通过安徽省国家级经开区座谈会可以观察到,国家级经开区正在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绿色转型等方面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支撑力、带动力。


  从产业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级经开区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以链主企业聚集上下游企业,形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今年1-10月,安徽国家级经开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带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居全国第4位、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首位。


  在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加强科创资源布局和引进,推动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高端创新资源向园区配置。安徽省国家级经开区已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922个,居中部首位。去年安徽省研发投入10强企业,其中7家位于经开区;"揭榜挂帅"的16项任务,其中7项由经开区承担。


  在对外开放方面,安徽国家级经开区已吸引世界500强投资设立59家企业,今年1-10月实现进出口4018亿元、利用外资28.6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27%。特别是1-10月芜湖经开区汽车出口45万辆,带动全省汽车出口总量首次跃升全国首位。


  在绿色转型方面,安徽国家级经开区率先开展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改革,倒逼各类资源环境要素向绿色生产力聚集,8家经开区获批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居全国第3位。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在座谈会上介绍,2023年,全省13家国家级经开区以占0.4%的土地面积,贡献了45%的进出口、44%的外商直接投资、32%的税收、15%的高新技术企业、11%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肥、芜湖经开区在2023年全国考评中,分列第6、第20位,中部第1、第3位。合肥经开区综保区位列全国第7。合肥、芜湖、滁州、铜陵、池州、安庆、合肥蜀山、马鞍山等8家经开区营收超千亿元。


  "主动抬高标杆,勇于争先进位,奋力推进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经开区力量。"刘光说。(记者 许霞 杨洲 李波)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