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580GWh 专家表示锂电产业仍处于扩张阶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2-23





  据工信部网站12月21日消息,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1月份至10月份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580GWh。


  电池环节,1月份至10月份全国消费型电池产量超过84GWh,动力电池装车量约224GWh,锂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7%。一阶材料环节,1月份至10月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136万吨、102万吨、98亿平方米、64.5万吨。二阶材料环节,1月份至10月份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达29.5万吨、18.2万吨。市场价格持续高位震荡,1月份至10月份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46.5万元/吨、44.5万元/吨。


  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锂电总产量扩大的同时,材料环节产量也在加速扩张,在资本端,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募资扩充产能,锂电产业仍处于扩张阶段。


  锂电总产量的增加与下游需求端的爆发有较强关联性。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突破600万辆大关,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中汽协预测,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新能源车市场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


  对于锂电行业发展机会,东亚前海证券认为,综合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提升。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的退坡,具备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保持高速增长。未来,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上游产能扩张降本提效,磷酸铁锂装车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景气有望延续。


  中原证券建议2023年重点围绕三条主线关注锂电行业发展:一是产业链下游,锂电池龙头及二线高增长优质标的;二是锂电中游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且细分行业价格总体相对稳定;三是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电池产业链机会。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王学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动力电池企业加强了产品的金属联动定价,三季度产品提价逐渐落地,虽然原材料价格仍维持在高位,但企业毛利率回升,在下游强劲需求下,产能扩张意愿强烈,规模效应也提升了电池企业的盈利能力。


  王学雷进一步表示,目前动力电池产业链利润在上游资源端聚集的情况依然较为明显,特别是锂资源端,因此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是向上游资源端整合。这有助于动力电池企业控制上游金属原料的价格波动风险,为产品交付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当上游资源趋近供需平衡的时候,电池企业垂直整合上游资源端的动力才会下降。


  “虽然上游锂材料现货供应紧张是行业难解问题,锂价也有望继续上行,但因为产业链中游企业向上游资源端整合,以及动力电池回收、盐湖提锂技术成熟,锂电行业很难出现供需严重不平衡的情况,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锂电中游与上下游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王冬伟说。(记者 郭冀川)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价格和毛利率双双“跳水” 锂电隔膜企业却密集扩产

    价格和毛利率双双“跳水” 锂电隔膜企业却密集扩产

    自2014年开始,锂电隔膜的价格就不断下降,一方面随着隔膜国产化的不断推进,国产隔膜对进口隔膜的替代加速,价格随之降低;另一方面隔膜企业产能不断释放,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隔膜企业的议价能力也被削弱。
    2017-09-25
  • 锂电池产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安全问题引多方关注

    锂电池产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安全问题引多方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我国新能源政策已开始引领国际产业布局与技术革新,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投资布局的重点,而新能源电池行业也成为新蓝海。
    2018-11-30
  • 2018年全国锂电池产量预计达121亿只 电池产品标准待完善

    2018年全国锂电池产量预计达121亿只 电池产品标准待完善

    目前,中国、日本和韩国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占全球产量的95%左右。201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52 87亿只,占全球总产量比重达到71 2%
    2018-12-21
  • 锂电池新版规范发布 引导行业技术升级

    锂电池已经步入发展中后期,在经历了盲目扩大产能的发展阶段之后,现在已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何才能化解当前难题,取得健康发展?在分析人士看来,新版《规范条件》就是要引导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升级上。
    2019-01-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