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炼油行业新建与整合产能持续释放。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石油中长期需求增长乏力,成品油需求或进入峰值前的最后增长阶段。炼油行业供过于求隐忧浮现,亟待提速产能优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产能、产品体量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多位业内人士预计,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十四五”期间,国内炼油业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深水区,基本形成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炼油工业将全面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产能持续优化的发展阶段。
产能增势延续
未来几年,我国炼油产能或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石化发布的《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炼化行业将进入新增产能全面释放、竞争白热化时期,也是行业整合、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企业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将基本完成,化工产品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将成为主要趋势。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预测,今年我国炼油能力将首次达到9亿吨/年,国内千万吨级炼厂将增至34座,其中民营炼厂增至4座,原油加工量将首次突破7亿吨大关。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2020年我国有3150万吨的炼油改扩建产能投产,在建和拟开工产能为1.2亿吨/年,预计未来我国炼油产能将达到10亿吨/年。
“2021年,盛虹石化1600万吨/年、盘锦北燃1000万吨/年、河北鑫海800万吨/年等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同时预计仍有部分山东独立炼厂或参与到山东裕龙岛石化项目中,整合产能共830万吨/年。综合分析,2021年我国减压装置产能预计高达10.04亿吨/年,同比上涨4.91%;2023年产能或将增长至10.5亿吨。”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娜表示。
此外,国内原油加工量也明显上涨。“统计数据显示,2018-2019年,以大连恒力和浙江石化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民营炼化装置投产,我国原油加工量呈跨越式增长,2018年加工量同比增长5.2%,2019年涨幅为8.9%,2020年这一数据也高达5.6%,达6.7亿吨。”徐娜介绍说。
新建与整合并行
当前,全球炼油行业正进入一个由“大规模、现代化、低成本、高效低碳”主导的整合时代。今年以来,民营炼化加速崛起改变了国内炼化产能格局,大型独立炼厂在国内炼厂中的占比不断加大,关闭小产能炼厂或整合转型将是未来国内炼油行业发展的两大方向。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加大防范炼化行业产能过剩风险的背景下,传统地炼通过大举淘汰低效落后产能,以换取产业升级发展空间。同时,国内成品油产量同比回升,国内市场供应依旧充裕。
数据显示,2020年,中科炼化1000万吨/年、东营联合170万吨/年等一系列新建及扩建产能投产,共计产能4450万吨/年;同时,滨阳燃化、金石沥青、中海精细及以玉皇为代表的山东独立炼厂共计1390万吨/年的产能正在整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表示,未来炼油主体将明显增多,传统地炼加新兴民营大炼化占全国炼油市场的份额将提升至37%。炼油工业将以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为依托,提升炼油核心竞争力。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所长戴家权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到2025年,国企、民企和外资企业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落后产能将加速出局。
“2025年,独立炼厂产能或超5亿吨/年,产能占比将扩张到44%左右,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产能占比或遭挤压,分别占比30%、21%和5%。”徐娜表示,“2021年我国炼油产能仍将呈现扩张趋势。虽然产能整合也正在进行,但相比较而言,新建及改扩建装置均呈现炼化一体化、油头化尾的特点,这一趋势在'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凸显。在日益增加的原油加工量背景下,中国原油进口量或易涨难降,新建与整合并存炼油产能将进一步扩张。”
需求增速减缓
“十四五”期间,我国炼油产能不断增长,下游产品供应量势必增加。面对快速增长的成品油供应量,国内市场能否完全消化?
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成品油需求将从2019年的 3.32 亿吨增至2025年的3.56 亿吨峰值,年均增长 1.2%。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以及稳步增加的汽车销量,预计今年我国汽油消费量或重返上涨势头,有望突破1.6亿吨。另一方面,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登记注册的重型柴油车将全部实行国六排放标准,或将刺激LNG重卡销量增长,从而抑制柴油消费增长。“但综合考虑,预计今年柴油消费量仍有望超1.87亿吨,同比上涨2.8%。”徐娜说。
“综合消费量来看,在不考虑库存及进出口条件下,中国汽、柴油产量依旧明显大于国内消费量,供应过剩现象依旧存在,今年过剩产量或超4000万吨。”徐娜指出。
业内人士指出,从区域来看,沿海地区成品油出口及调运压力加大。“十四五”期间,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的成品油或将从供需平衡或小幅过剩转为严重过剩。同时,山东和东北地区过剩压力加大,沿海地区需要加快成品油出口以及向中部调运能力建设。
戴家权指出,成品油需求增速正在减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使石油需求的中长期增长受限,成品油需求或进入峰值前的最后增长阶段。(记者 渠沛然)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