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深度融合 共筑造船强国梦


时间:2018-04-01





  军民融合是建设造船强国的重大机遇
 
  3月18日,山东省国防科工办透露,山东将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产业实施近30个、总投资约125亿元的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新材料、航空航天、船舶海工装备等领域,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带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记者了解到,党的十九大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列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并把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写入党章。军民深度融合,是国防建设和国防科技融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棋局”,船舶工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更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防科工局六部门发布《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把进一步加强船舶军转民、军民两用技术科研工作,支持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船舶行业的重点工作。行动计划要求:一方面促进军民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船舶军转民、军民两用技术科研工作,支持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另一方面推进军民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船舶领域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设施、生产及配套资源的共享共用,并建立军民品协作配套体系。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聚焦“民参军”、资源开放共享、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军民协同创新等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发力,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中经视野研究员王开萍认为,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我国船舶工业在“民参军”、“军转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中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转换效率最优、军民结合最深的行业。“建立军民结合格局是船舶工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军民结合是‘物理’上的结合,军民融合更像是‘化学’上的结合,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的更高阶段。”有声音认为,推进船舶工业的军民深度融合是实现强军梦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重大机遇。
 
  勇于践行 风景这边独好
 
  2017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48位、位居全球入榜船舶企业之首。作为军民融合的践行者,在全球航运市场低迷、船舶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何“风景这边独好”?
 
  “坚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发展路径,已成为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如是说。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中船重工在军工生产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由中船重工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首艘国产航母相继提前实现下水、动车、泊试等重大节点;由中船重工设计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成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又一标志性武器装备。中船重工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朱宏光介绍说,2016年,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产业转化产品达到475项;到2017年,集团军民融合进程加快,已经开始重点培育和重点孵化智慧城市、环境工程、智慧交通、民用核电等11个军民融合产业事业群。2018年,在“以军为本”、全力支撑中国海军武器装备全面实现“新跨越”之外,中船重工还将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已经在集团占很大分量,2018年,军工产品经济目标是630亿,而军民融合产业达到800亿,未来是重点发展方向,在2018年要高质量、有品牌的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朱宏光表示。
 
  “军工业多为高端装备和尖端领域,它的能力建设代表着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胡问鸣说,军用能力应用到民用领域,将极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比如造船能力。中船重工近期规划建设一批30万吨、15万吨、10万吨级船台(坞)和先进工艺设备,既保证了军船建造的需要,又提升了民船建造的能力。同时,一些浮力、水面测试等实验室,也对民品逐步放开,助力产业能力提升。
 
  在技术领域,中船重工把多年积淀形成的总段建造、模块化生产、壳舾涂一体化、三维设计等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融合到军民船建造和新产品开发上,先后攻克了一大批核心技术。在确保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加快主力船型优化和高新技术船舶开发,万箱集装箱船、LNG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高新技术装备陆续开发成功;面对国家战略需求,深海技术成功应用于深海探测,“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创造世界上同类潜器下潜最深的新纪录;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推动实施深海空间站、南海大型浮式结构物、中远海综合信息网络等重大海洋装备研发及应用。
 
  成果涌现 国防实力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并取得积极成效,促进了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同步提升。军民融合重大工程取得新成果,一大批重大工程引领国家科技进步;军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军工高技术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民参军”取得积极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船舶工业致力于服务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研制出一大批先进舰艇武器装备:首艘航母出海远洋,国产化第二艘航母和万吨级驱逐舰相继下水,大型综合保障船交付入列;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极大促进了我国舰艇装备升级换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首艘国产航母研制所需1万多台套一级配套设备,全部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央企、高校、中科院的500多家配套单位,其中非军工企业400多家,军民融合率接近80%,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上海长兴岛、广州龙穴等军民融合型造船基地的建成,为加快新型军船建造提供了强劲的产能基础;船用柴油机、燃气轮机等科研生产基地相继建成,为加快解决军船动力瓶颈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民船模块化建造工艺、国际先进造船标准等船舶领域先进技术促进了军船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
 
  船舶工业还面向深远海和极地,不断拓展军民融合新领域,以适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蛟龙”号载人潜器达到7062米的世界深潜纪录;深海空间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智慧海洋工程即将启动实施;万吨级海警执法船交付使用;大型海上浮动平台、船舶综合电力技术等装备系统正开展研制攻关……船舶和海洋领域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打破壁垒 开创军民融合新局面
 
  “这五年我国海军装备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举世瞩目。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科研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首席技术专家、中船重工第七一九所党委委员张锦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家对军民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船舶行业军民融合实现了快速发展,军民融合的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深。但军民融合的制度、规范等建设方面还有一些空白,“军转民”、“民参军”方面还存在一些壁垒。要想实现深度融合,必须打破军民产业之间的壁垒,进一步完善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向实处。
 
  张锦岚表示,在“军转民”方面,军民融合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国有军工企业在股权激励方面有限制,即便有技术优势,也难以激发融合热情,而且还存在涉密的问题。而在“民参军”方面,民口企业尤其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产品有竞争力,但还存在质量体系、保密级别、军品承建单位的资质等问题。比如,军品服役期往往长达几十年,一些民企难以做到全寿期保障,这都成为“民参军”的一大门槛。
 
  “无论是‘军转民’还是‘民参军’,军民融合最重要的是打通通道。”张锦岚建议,首先要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军民融合示范平台,搭建军工科研院所与民品企业科技资源供需对接平台,开放军工单位的大型仪器测试设备以及试验设施,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实现军民科技资源的融合配置效益最大化。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明晰“军转民”技术的产权,充分调动国有军工单位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保障“民参军”权益,激发更多民口企业参与军品研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这些措施具体又实务,体现了科研人员创新和智力的价值。”张锦岚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的措施非常赞同,“只有强化科研,加大投入积累,重视创新,才能将军民融合推向深入,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寅娜)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我们还有多远?

    “大力建设海洋强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提到“海洋强国”,这也成为出席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词。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如何走出一条海洋经济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2017-03-23
  • 专家解读: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

    专家解读: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7-03-30
  • 工业强基与优质制造建设 制造强国必过的两道坎

    工业强基与优质制造建设 制造强国必过的两道坎

    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工业质量品牌建设论坛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认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改变中国制造的质量形象,而工业强基、优质制造是必须迈...
    2017-12-24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顶住了下行压力,保持了平稳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成为全球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8-02-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