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凝聚社会正能量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06





  新郑,一个文化味十足的地方。


  走入老城,仿佛在穿越历史时空。黄帝故里、轩辕丘、郑韩故城、郑风苑、郑国车马坑……一个个遗址,一条条街道,似乎在诉说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在这里,至今仍保留并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那些影响深远的文明成果,都能找到它的根与芽。


  “近年来,新郑市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黄帝文化历史名城建设,着力让城市更具文化内涵、文化温度、文化自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丰润文化滋养。”3月5日,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志峰如是表示。


  守住历史文化的“根”“溱与洧,方涣涣兮。”新郑是《诗经·郑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不久前,一部由河南博物院、新郑市政府联合创作的情景古乐剧《郑风·意象》惊艳亮相,唯美再现春秋时期溱洧河畔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文化魅力。


  历史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源泉。坚持守正出新,新郑在提升文化吸引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感染力上孜孜以求。


  文化犹如长了翅膀,飞得更高更远。“三月三、拜轩辕”。连年举办高规格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新郑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拜祖圣地、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激活沉睡的“文化库存”,新郑让历史更生动。黄帝文化园区、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华姓氏馆、接旨胡同历史文化街、南街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郑王陵博物馆、宋城·黄帝千古情……文化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尽显古城新韵;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欧阳修经典诵读、“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倡树时代新风。


  在新郑乡村,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村史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郑注重乡土文化的发掘保护,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把文化当“核”,为经济添“力”。根亲文化成为新郑招商引资的一大“名片”,吸引着海内外客商纷纷投资兴业;“文商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每年到新郑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强健公共文化的“骨”春节期间,新郑城乡热闹非凡。


  在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由老百姓主导的音符,奏出最美的旋律。去年10月17日,全国戏曲进乡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到了新郑,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观摩,对“送戏下乡、种戏在乡、养戏为民”的“新郑模式”寄予高度评价。


  文化艺术进乡村,百姓千家万户春。从开展“百场演出送农民”和“共走创业路,同唱和谐曲·百场戏曲巡演”活动,到大力实施“百千万”(百支队伍、千名骨干、万家欢乐)文化惠民工程,再到“戏曲进乡村·欢乐进万家”文化惠民工程,新郑市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全民共享”的办法,推动了文化艺术在乡村蓬勃开展和传承发展。


  在新郑城乡,“百姓大舞台”常演不衰,群众文化艺术节、“戏迷擂台赛”如火如荼。目前,全市拥有业余演出班队200余支,自娱自乐的演出活动随处可见,构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惠民”是最动人的乐章。新郑市按照不低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建设城市展览馆、科技馆、图书档案方志馆、体育场、市民文化中心、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143个乡镇级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街区图书馆等,实现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服务三个100%全覆盖。


  文化芬芳四溢,幸福生活“加码”。


  铸造城市文化的“魂”


  时间的行进中,每一寸光阴都刻有历史文明的纹理,每一寸光阴都在劲吹时代文明的新风。文明,已成为新郑的“底色”。


  在新郑的街头巷尾,文明志愿者“红马甲”随处可见,把“文明种子”撒播到每个角落;在新郑的广袤乡村,大张旗鼓的表彰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党员示范户、脱贫致富户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人人讲公德、户户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乡风文明在郑韩大地已蔚然成风,文明乡镇覆盖率达到99%。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新郑市坚持在黄帝文化引领下争创文明城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厚德自强、传承创新”新郑精神,深入开展道德讲堂及“感动新郑”“最美黄帝故里人”评选和全民志愿者行动,人们在浓郁的文明氛围中受熏陶、提素质、明是非、革旧习、树新风,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汇聚起崇德向善的磅礴正能量。


  文化,与发展同行;文明,与城市共舞。文化的力量有多大?文明的魅力有多强?新郑的崛起与发展,已然给出了答案。(王延辉)


  原标题:“以文化人”凝聚社会正能量


  转自: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