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减”与“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06





  降低制造业等行业现行税率、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城镇就业人数、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不少亮眼的数字,其中的“减”与“增”格外引人瞩目。


  “减”税降费降成本——


  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


  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


  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推动降低过路过桥费用,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收费;


  ……


  “减”政激发新活力——


  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清理规范银行及中介服务收费,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


  推动降低用电、用网和物流等成本;


  ……


  “减”出百姓新实惠——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


  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


  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使符合减税政策的约8000万纳税人应享尽享;


  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


  ……


  “减”排放促环保——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


  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


  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


  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一系列“减”的措施紧扣发展关键,聚焦民生重点,旨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的质量。


  “‘减’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措施释放的长久红利,是党和国家心系百姓、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市长蔡丽新说。


  “增” 出市场活力——


  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


  “增”出产业质量——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


  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


  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发挥好综合保税区作用;


  ……


  “增”出民生温度——


  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大城镇困难职工脱困力度;


  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


  ……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说,一系列“增”的政策瞄准改革重点,回应市场关切、百姓期盼,给经济加活力,给企业强信心,给人民添实惠。


  “减”“增”之间,既有大处落墨,也有点滴关心,细心品读,其中沉甸甸的分量凸显高质量发展指向和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记者张辛欣、叶昊鸣、贾远琨)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