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8年资本市场最火的风口之一,知识付费行业迎来了一次新探索。
如是金融研究院日前宣布引入通衡浙商资本和喜马拉雅FM的联合战略投资,布局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此次三方合作是内容生产供应方、IP运营投资方、互联网付费渠道方的联手,代表着“知识+资本+互联网”的新市场趋势。
在当日举行的“中国式知识付费高峰论坛暨如是金融战略投资签约仪式”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中国的知识付费行业已迎来最好的时代。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的金融泡沫正在进行一场彻底的出清,知识将成为金融下行周期里最坚硬的价值。而且,在新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老百姓的知识消费实际上也在升级,过去类似“心灵鸡汤”的泛知识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知识才是未来的需求方向。
从供给端来看,随着版权保护的逐步加强和互联网付费渠道的兴起,知识内容的商业闭环将越来越完善。
对于知识内容的供给方来说,最大的瓶颈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内容的可持续性。“过去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只有靠机构化的打法才能跟上市场对内容的需求。”
按照规划,如是金融研究院将利用券商研究所的机构化打法,致力于孵化和培养金融研究领域的IP矩阵。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执行总裁朱振鑫认为,房地产作为主要投资工具的时代已终结,未来随着新中产的崛起,金融投资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投资的主流。未来金融投资需求将加速膨胀,这将直接刺激金融知识的消费,尤其是专业化的金融知识。一方面新的风险防不胜防,另一方面新的机会也不断涌现。“只有依靠专业金融知识,及时了解新工具、新市场、新政策,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金融知识天生就是为付费而生的。”朱振鑫表示,金融知识市场受益于新中产崛起带来的需求增长。金融环境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金融知识天然具有可更新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克服了知识付费商业模式中的一个最大的难点。
在知识变现的模式上,朱振鑫认为,未来知识产品也需要“新零售”思维,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挖掘知识内容的附加值。如是金融研究院已经联合喜马拉雅FM在探索知识付费的“新零售”模式。(范思立)
原标题:知识付费站上市场风口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