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对同一内容主题过度开发:艺术创作要心中有人民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07





  近几年,每年都有不少《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从《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女儿国》……以新视角、新技术对经典进行重新演绎,固然是好事,但对同一题材的开发一旦过度,观众就难免产生审美疲劳。


  音乐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近几年,音乐节目是国内各大电视台的主要节目类型,但不少音乐人和制作人感慨,真正可供歌手们在节目里演绎的好歌并不多,以至于观众在不同的节目中听到的歌曲翻来覆去都是那几首。


  对同一内容主题的过度开发,暴露出当下艺术原创能力的不足。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现象是国内文化产业产能相对过剩,每年生产的文化产品数量庞大,但真正优秀的作品还不够多。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必须从提高艺术原创力着手。它要求创作者真正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作品。


  艺术创作为人民。著名词作家乔羽一生曾写出《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难忘今宵》等广为传唱的佳作。他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正是因为眼里有生活,心里有人民,他才写出了“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样“土气”十足却让人动心动情的歌词。近期播出的综艺节目《无限歌谣季》也以创新的节目模式,还原并呈现了艺术创作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路径。节目中,几位音乐人带着几位音乐门外汉,一路采访老百姓,从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情感经历中获得创作灵感。从为漂泊异乡打拼的勇气而感怀,到为亲人之间的思念而感动,他们将普通人的寻常人生写进歌中,唱给更多人听,真正做到了“把生活写成歌”,节目也因此受到好评。


  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文化产品,优秀的文化产品和艺术创作也必定植根于人民。这个常说常新的道理,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只有将其牢牢把握,艺术创作才能更优秀、更多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才能更丰富。(刘阳)


  原标题:艺术创作要心中有人民(辣评)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艺术教育勿忘“隐性课堂”

    笔者总是在想,艺术教育如此宽泛的一个领域,需要怎样的老师来教授,又需要怎样的保障机制来推进?在几年的时间里,我用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不断积累的科研、项目,不断佐证“艺术教育是什么,如何做?”得到的回答是——勿忘...
    2017-03-22
  • 艺术激活城市空间

    艺术激活城市空间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2017-05-04
  • 艺术品物流隐现模式之痛

    随着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各路资本接连布局市场,市场消费欲望持续增加,但频频出现问题的物流则被认为是制约发展的一块短板,使得如何提升艺术品物流质量也成为艺术品市场服务升级的关键一环。
    2017-05-23
  • 戛纳电影节关注中国艺术电影市场

    5月17日至28日,第七十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南部海边举行,此间举行了中欧电影人座谈会,聚焦中国电影事业发展。
    2017-05-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