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网站平台与制片方发起的演员“限薪潮”之后,对艺人天价片酬进行限制的做法如今已经推广到了综艺领域。近日,新浪娱乐报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接下来将严控综艺节目艺人的片酬,每期节目艺人总片酬不能超过80万元,常驻嘉宾一季节目下来的片酬不能超过1000万元。”
根据记者调查,此次综艺限薪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并已执行多时。此前演员天价片酬被限,还有声音调侃“不演戏可以去赚钱快的综艺”,如今看来,天价片酬最后的避风港——综艺节目也将失去。
限薪标准远低于市场价格
来自新浪娱乐的报道只是将综艺限薪令从幕后推到了台前,据相关人士透露,对综艺节目艺人片酬的限制,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就已通过官方红头文件的方式下发,各家电视台和制作单位应该都收到了,“目前在播的节目其实多多少少都属于管控范围。”
按照“限薪令”的标准,单期节目单人片酬不超过80万元,常驻嘉宾一季节目总片酬不超过1000万元,这一红线的确定相对于此前的片酬市场价来说,确实有着明显差距。根据业内公认的标准,一般综艺节目根据量级大小可分为“S级”“A级”“二线”和一般节目等类型,其中“S级”对应的艺人片酬单集可达500万元,以一季节目10期到13期来计算,艺人作为常驻嘉宾的总节目片酬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而“A级”节目大概总片酬在2000万元上下,“二线”节目为数百万元,一般节目为数十万元。
这个片酬标准还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遇到艺人相对热门,或者是综艺首秀,相关片酬还会水涨船高。以此前公布过的几档热门综艺节目为例,范冰冰在《极速前进2》中的报价为6000万元一季,徐峥参加《食在囧途》的单期片酬为600万元,算下来一季节目的总片酬达到7500万元。“台湾歌手张惠妹也很抢手,片酬高达7000万元,在报价单中备注为‘四季度三个音乐综艺在抢人’。此外黄渤拍摄《极限挑战》的片酬是4800万元/季,黄磊则为3000万元/季,还有艺人参加综艺是按天或者按期计算的,如刘烨参加《爸爸去哪儿》是450万元/天,林青霞参加《偶像来了》则是240万元/期。”
综艺节目未来可能减产
艺人的影视剧片酬其实和综艺片酬常常有联动效果。微博认证为“资深综艺节目制作人”的博主曾在去年曝光过新兴艺人黄子韬和张艺兴的片酬,并指出黄子韬在参加完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2》后,电视剧片酬从原来的两三千万元直接飙升至7000万元;而张艺兴在参加了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后,电视剧的片酬也达到了8000万元。
此前,针对影视剧演员片酬,三大视频网站和六家电视剧公司联合发布声明,共同抵制艺人“天价”片酬,并限定“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能超过100万元,总片酬(含税)不能超过5000万元。”声明发布后影视剧市场冷却,但也出现了艺人虚报低价实则不接新项目的情况。同时,也有声音指出,演员不拍戏照样可以接综艺赚快钱,甚至“轻轻松松上综艺玩游戏的收入,也能抵上辛辛苦苦在剧组演三个月戏”。
因此,这次综艺限薪令的下发,不难看出是希望对国内艺人高片酬的现状进行彻底整治。有消息人士指出,由“阴阳合同”引起的查税风波其实早就从影视剧波及到综艺节目,业内收到消息,相关税务部门也会介入,“只是具体时间和方式还不确定。”行业观察者、“冷眼看电视”创始人杨智帆表示,不少影视剧剧组因为无法确定演员定价、新的纳税方式怎么走账,目前都不敢开机,明年电视剧产量可能有所下降,“综艺方面未来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限薪令”或成形式主义
对那些习惯了高片酬的艺人们来说,影视剧和综艺的全面限薪显然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是限薪令能否落实,业内也是普遍存疑。杨智帆就指出,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仅仅依靠行政指令其实很难调节,尤其是落实到执行层面,到底是演员自降片酬,还是制片方不再出高价,双方往往处于拉锯战中。
根据《2017年腾讯娱乐白皮书·综艺篇》统计,2017年省级卫视周末晚间档季播综艺共105档,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在2017年度卫视季播综艺收视率TOP10中,包括《奔跑吧》《王牌对王牌2》《跨界歌王2》《向往的生活》《歌手》等在内的大半节目,几乎都需要大量明星参与。杨智帆表示,这两年综艺市场爆发,艺人成了稀缺资源,片酬上去了就降不下来。面对新的综艺限薪令,不排除有制片方会选择账面片酬符合标准,但以其他形式补足艺人的方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不从根儿上解决,片酬下降基本没戏。”影视评论人“纳兰惊梦”指出,制作单位本来就是攻守同盟,“一方面希望演员降低片酬以减少预算,另一方面又需要明星加入来保证未来的收视率和卖剧收入,但在整体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时,指望艺人自降片酬并不现实。”在他看来,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综艺节目,只要目前的内容生产依然是围绕明星来展开,“限薪令”就还是形式主义。(李夏至)
原标题:综艺节目不再是“高片酬”的避风港
转自:北京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