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暑期档已经成为每年最重要的档期之一。2018年暑期档,全国电影票房再刷新同期历史纪录。与此同时,虽然没有去年同期《战狼Ⅱ》这样的爆款影片出现,但既叫座又叫好的现实题材影片不仅数量多,而且在电影语言上也有所创新。观众对影片的判断也逐渐不再单纯依赖明星,整个电影市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理性发展趋势。
现实题材受追捧
来自国家电影局的数据显示,今年6—8月,全国电影票房达17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同期《战狼Ⅱ》独占暑期档总票房1/3的情况不同,今年暑期档虽然没有出现超级爆款,但《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邪不压正》《动物世界》等题材多元、类型多样的影片,仍然支撑起了整个档期的热度,票房分布也较去年更为合理。
今年暑期档的影片中,票房超过10亿元的3部影片《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都是现实题材影片。一直以来,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创作都是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观众热衷的电影类型。在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全球电影交流日益深化的新语境下,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书写时代和人民,如何给予现实生活更具当代性的观照,如何将世界电影潮流中的电影类型本土化,是事关提升中国电影思想艺术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暑期档的不少作品在这些方面均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我不是药神》的监制之一宁浩认为,本土化是当下中国电影创作最核心的要义。“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电影人在学习类型片创作的过程中,都是从国外书籍和电影开始的,但我逐渐发现,文艺创作并不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平移。”他说,中国电影必须从自己的文化中寻找有可能呈现的结构形态和故事形式,类型片到了中国也不能直接移植而不予改变。
最近几年,喜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颇受追捧,如何进一步探索和开拓类型片,一直是电影创作者努力的方向。“类型化并不等于不断重复,直至把类型做到僵化,相反,类型化意味着在类型内部不断钻研,将故事做得更新、更好。”编剧张冀说,“比如法国和韩国的电影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跟好莱坞抗衡,它们都擅长喜剧、犯罪悬疑和具有社会话题性的剧情片。我觉得这3个类型也是中国电影的优势。”
《我不是药神》的另一位监制徐峥认为,喜剧不能仅仅满足观众娱乐层面的感官需求,同时还要观照人生。他表示,“所谓寓教于乐,就是把那些观照和思考藏在‘乐’里面,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那也正是传递价值观的最好时机。”
青年导演为中国电影提供更多可能
近年来,加大对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力度,越来越成为电影行业的共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并多次组织优秀青年导演赴美国好莱坞学习调研。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贾樟柯导演主导的“添翼计划”等,也都从创作理念、资金、资源等多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支持。受益于这些青年电影人才扶持项目,一批青年电影人才已经成长起来,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生力军。
今年暑期档,由韩延、文牧野、闫非、彭大魔、黄渤等新生代导演创作的《动物世界》《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等影片格外出新出彩。
《动物世界》是青年导演韩延继《滚蛋吧!肿瘤君》之后的又一部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漫画改编电影,影片在奇幻中隐喻现实的故事设置和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呈现,为国产影片的类型化作出了新的尝试。《一出好戏》是演员黄渤的转型之作,上映后受到了市场的肯定。《我不是药神》则是宁浩导演的坏猴子影业推出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作品之一。
“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于2016年推出,签约了十余位年轻导演,帮助他们找项目、找人、找钱,与市场对接。宁浩认为,在对青年电影人的扶持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年轻导演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我总感觉我的工作就像陪练,导演是拳手,我是陪练员,接下你打过来的拳,找到你的路数,把你激发得更好。我们会比较直接地选择优秀的短片作者和导演,只要觉得这个导演有能力,我们就开始很务实地合作,其实就是提供题材、提供剧本、提供服务、提供演员,尽量帮助他扫清创作道路上的障碍,尽快帮他跟市场进行对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能够帮助年轻导演梳理并且建立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宁浩说。
原标题:暑期档中国电影再发力 现实题材受追捧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