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上,2017年无疑是中国电视剧从数量增长转型到质量增长的一个里程碑年。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电视剧在数量上下降明显,但电视剧创作精品迭出,其类型之丰富,影响之巨大。但盛况之下,问题并非不复存在,在繁华的当下,电视剧创作该走向何方,是我们仍需清醒思考的问题。
1.现实主义创作强势回归
长期以来,现实主义一直是我国主流文艺作品的重要创作原则。近期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归去来》,因反映海外留学这一火热的现实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政策,积极鼓励现实主义电视剧作品的创作。2017年《鸡毛飞上天》《白鹿原》等一批电视剧竞相崛起,不仅意味着国产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的强势回归,而且赋予了现实主义美学以新的时代内涵。
纵观这些现实主义剧作,其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致力于展示具有现实质感的生活画面。如《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的“仁义”白鹿村为缩影,以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为主干,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个民族的秘史”。
在中国电视剧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现实主义作品要真正吸引并赢得观众,必须要学会类型化的叙事,尊重观众的审美习惯,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当前大量资本涌入的影视市场,有促成电视剧业“批量生产”之势,但影视剧的创作仍需要坚守工匠精神。如电视剧《白鹿原》,剧本创作历经4年,投资高达2.3亿元,拍摄周期长达7个多月之久。
尽管《白鹿原》的收视率不尽如人意,但这部电视剧在思想意蕴和视觉呈现上都采取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探索姿态,体现了现实主义电视剧制作的工匠精神,被誉为国产电视剧的“良心巨制”。
2.革命历史题材别开生面
去年,电视剧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涌现出许多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优质作品,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
长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一直是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去年,革命历史题材涌现出了《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绝命后卫师》《彝海结盟》《热血军旗》《三八线》等优秀作品。
电视剧《海棠依旧》在叙事上别开生面,以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万隆会议、中美建交等宏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巧妙地以总理周恩来工作和生活的西花厅为叙事的出发点和连接点,聚焦于人民总理周恩来的情感世界。
与此同时,历史题材的创作在2017年也有了令人瞩目的新探索。电视剧《军师联盟》另辟蹊径,放弃了对三国时代的宏大叙事,转而从曹魏阵营内部,从司马懿个人的命运与视角切入叙事。突出了司马懿在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经历着被逼迫与无可奈何,虽名为“大军师”,实际却是“小人物”。
此外,2017年古装玄幻剧、仙侠剧的表现也很抢眼。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叙述三生三世的轮回式纠葛恋情同时,穿插着“宫斗剧式”的反派和阴谋,元素杂糅,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和情感需求。虽然,此类古装玄幻仙侠剧在各个播出平台上都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历史想象、历史娱乐和历史消费心理。可这种将历史真实掏空的叙事策略,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戏说剧,其历史意义、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和混乱,仍需整改。
过去一年,主旋律电视剧有了社会深度,历史剧有了历史深度,现实题材剧有了人性深度,电视剧表演有了演技深度。如《那年花开月正圆》摆脱了帝王后妃古装剧的窠臼,展现了晚清时代的历史风貌,包含浓烈的家国情怀,其背后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军师联盟》在扎实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三国演义》之外、戏剧逻辑之内的全新司马懿,让历史剧有了更多符合当下审美的历史认知价值。
另一方面,近年来,网络剧市场日趋火爆,开始步入超级IP年。2017年,随着《白日追凶》等优质网剧的崛起,标志着网络剧创作开始进入了精品化的发展阶段。《白夜追凶》采用“共用身份”的故事模式。剧中关宏峰和弟弟关宏宇不停倒换身份,昼夜分别交替行动,一路侦破了各种大案要案,目的是想调阅案卷查出真相,以还清白。据悉,《白夜追凶》创作之初,就定位向美剧看齐,在节奏上、拍摄上都用心打磨。剧作播出后大获成功,并成为Netflix买下海外发行权的第一部中国大陆网剧。未来,网剧将为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和生产,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市场评价不能唯收视率
201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在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时,也同样暴露出许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终究将影响甚至威胁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2017年中国电视剧虽然精品迭出,但是在电视剧市场上,依然充斥着大量平庸之作,真正有影响力有传播力的优秀电视剧作品比例仍然有待提高。其次,2017年中国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等行业乱象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收视率造假不仅将导致中国电视剧行业“劣币驱除良币”的畸形生态,而且将严重伤害中国电视剧的原创力和传播力。在这个意义上,取代淘汰落后的传统电视收视评价体系,建立一种更符合现代观看方式的收视调查体系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生态虽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面对的问题一点也不少。明星天价片酬,电视剧制作成本激增,电视剧制作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几家巨型公司,成为少数人的游戏……这种垄断格局的形成,客观上不利于新兴的影视公司进入,不利于竞争格局的形成,自然也不利于中国电视剧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拓展。
面对201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繁荣景象,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加快治理长期困扰中国电视剧业界的顽疾,切实推进中国电视剧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作者:范志忠,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陈旭光,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原标题:中国电视剧:数量减少 质量提升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