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电影节争奇斗艳的时节又来了。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近日拉开帷幕,上海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也排上了日程……伴随着中国电影发展,中国的电影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各类电影节展遍地开花,成为新时代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各具特色的电影盛宴在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传承中国电影文化遗产、促进电影艺术普及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彰显出日益鲜明的中国特色。
节展活动遍地开花、风格独具
目前,中国的电影节展活动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国际电影节为主力的丰富体系。其中,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创立的时间较早。在国内没有先例借鉴的情况下,它们勇于吃螃蟹,尝试搭建起世界电影精品评奖展映的舞台,为观众展示世界电影的最新成就。经过多年的摸索,这两个电影节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品牌,成为被影迷熟知的“光影盛宴”。
作为新生力量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在电影领域的具体体现。前者因“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的趋势而生,后者则以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背景,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高速发展背后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因为社会经济的进步,才有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水涨船高,乘着国家发展的浩荡东风,中国电影和诸如中国电影节展之类的大型综合性电影文化活动才能“飞”得更高。
除了国际电影节,中国还活跃着一批聚焦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的国内电影节。其中最“老牌”的当属长春电影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这两个电影节均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品牌特色,在形塑中国电影文化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在中国电影节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电影节里不只有丰厚的历史积淀,还有浓郁的青春气息,比如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代表的大学生电影节。青年群体是当下电影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影文化又与生俱来地带有浓郁的青年文化特色。因此,以高校为核心搭建,讲求“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的大学生电影节就像一道文化风向标,对电影创作和电影文化的形塑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琳琅满目的电影节之外,国内还形成了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电影展映活动品牌。它们主要以推介发掘新锐电影人为己任,都有特定的选片标准、选片主题,聚焦特定的电影类型、题材和风格。电影节、电影展、电影论坛、电影周等活动已构成了当下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文化活动的主轴,新时代中国特色电影节展体系正在形成。在当下中国的电影文化生态中,这些电影节展活动引领着中国电影文化活动的潮流趋向。
成为传承中国电影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琳琅满目的电影节展能对中国电影艺术本身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呢?首先,它可以通过论坛、展映之类花样翻新、形式各异的活动在舆论中设置与电影相关的话题,在社会上形成大家都来看电影、聊电影的氛围,吸引观众乃至各界对电影相关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电影节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对中国电影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积极作用。北京国际电影节连续多年在“北京展映”的“修复经典”单元进行经典电影的修复放映活动,让诞生于百十年前的时代经典实现“修旧如旧”的蝶变,以崭新面貌重新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风雨之夜》的放映活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部1925年出品的电影消失数十年后,人们在日本发现了胶片拷贝。“北京展映”不仅让观众在大银幕上一睹此片真容,还安排现场配乐等环节,多方位展示影片的动人魅力。上海国际电影节自2014年首创“4K修复”单元以来,本着展示世界电影修复最高技术与最新成果的理念,向观众介绍了一批电影修复精品,让中国电影文化遗产的“香氛”充溢申城,影迷一时间奔走相告,传为美谈。
除了胶片修复、放映以外,还有一些电影地标本身就是重要的电影文化遗产,跟特定的电影节展相结合,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如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建成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已成为多届长春电影节开闭幕式的指定场地,曾多次举办相关的电影文化活动,向公众展示了新中国电影摇篮的历史底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电影修复、经典电影重映、电影旧址博物馆开放等活动,宝贵的中国电影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而这些电影文化遗产又在空间上搭起了电影交流的平台,在时间上构建起了电影史的坐标,使中国电影优秀传统的文脉得到了传承。
促进艺术普及和观众培养
宏观地说,每一次电影节展都是一次电影艺术的普及活动。中国的电影节展直接面对着亿万中国观众和影迷,有海量的受众群体,是电影教育和电影艺术普及的绝佳场域。如经典电影的修复放映活动,向广大观众和影迷展示了经典电影的艺术魅力,把枯燥的电影文化遗产变成了生动的光影实践,也给电影群众文化融入了电影史的深厚底蕴,有效提升了电影艺术普及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格。可见,电影节展中的展映活动,是对日常电影放映的有效补充,使中国观众在家门口就能观看平时不容易看到的世界电影艺术精品甚至孤品,起到重要的电影艺术普及作用。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几乎每年的展映片目都有上百部,堪称影迷们的年度“光影盛宴”,每到此时,都有影迷从天南海北不辞辛苦地赶来,只为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心仪已久的电影作品。而相应的抢票活动也成了影迷们的“狂欢”,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部分热门影片的票开票数秒即售罄,足见电影艺术对大众的吸引力之强。
不过,让广大观众近距离地在大银幕上看到优秀的电影作品,只是给大众推开了一扇电影艺术的大门。观众走进这扇大门后,如果能通过相应的教育普及活动获得更多电影知识,从而了解电影、喜爱电影,这样更能有效推进电影艺术的普及,引导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电影群众文化。从这个角度看,电影节展中的见面会、论坛、讲座、沙龙等交流活动,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是电影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长春电影节专设群众文化单元,以潮流汽车影院、精美主题影展、电影沉浸式体验等活动,让市民感受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参与者直呼“没想到电影还能这么好玩”。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则结合地域特色,设置户外沙滩展映活动,以经典电影吸引不少居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不失为电影艺术普及教育的一次新颖实践。
中国电影节展的电影艺术普及功能也因互联网的帮助如虎添翼。如果说,票务电商平台和影迷资讯交流平台主要发挥着互联网服务于“看电影”的功能,那么专家学者、影迷观众在网络社区里的评论、交流、讨论,则发挥了互联网服务于“评电影”的功能。每到电影节展之时,在网络空间里都会形成相应的讨论热点,掀起大众电影评论赏析的层层声浪。电影节展终会落幕,但电影文化的丰富实践永不停歇,应当说,网络空间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也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的生动舞台。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