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日前,以“水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涪陵召开。据悉,会议将推动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相关申遗工作正有序进行。
    2019-05-27
  • 《新·碛口宣言》发布 重视古村镇的数字化工作

    《新·碛口宣言》发布 重视古村镇的数字化工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吕梁5月24日讯(记者 魏金金)14年前,山西省建设厅等单位联合一批专家学者在碛口古镇研讨并发表了我国首个关于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宣言《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碛口宣言》,14年后的今天,在总结中国古...
    2019-05-24
  • 古籍善本何以为文化续脉,为时代添彩

    据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统计,我国现存成书于1912年以前的古籍约20万种。在如此汗牛充栋的海量古籍中,哪些书算是善本,哪些书不算善本,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范畴,也是一个难以估量的数据。
    2019-05-24
  • 非遗传承要绷紧“品牌”这根弦

    这几年,以往鲜被关注的非遗项目,越来越频繁地走进大众视线。从亮相文博展会到非遗进校园,再到各地此起彼落的非遗微视频大赛,借助新的传承理念与传播媒介,非遗如今确实“火”了起来。
    2019-05-24
  • 北京:胡同修缮,别再一贴了之

    北京:胡同修缮,别再一贴了之

      北池子23号门楼贴了簇新的仿古砖贴片以后,古朴风貌被破坏,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东四六条26号,朱旭修缮的老门楼,老砖基本保留,风化的砖被替换成了新的仿古砖。  东四六条26号,用剔除法修缮的老门楼,新旧对比一...
    2019-05-24
  •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再现众星捧月之“最早中国”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位于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遗址保护区南约300米,占地2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3 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 3亿元,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馆。
    2019-05-24
  • 盗到文物无法出手只能分赃:西晋瓷碗当了烟灰缸

    “原来弩机长这样,做工真精良!”今年“五一”期间,在江苏省宜兴市博物馆内,一件西晋时期的青铜弩机吸引了观众驻足围观。被观众纷纷称赞的青铜弩机,是宜兴市博物馆新上的文物,观众能够大饱眼福,还要“感谢”三名盗墓贼。
    2019-05-23
  • 不能用家庭作坊思维传承“老字号”

    5月20日,河北省第一批“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保护名录入选项目名单进行公示,共62个项目榜上有名。
    2019-05-22
  • 探访中国原生态古窑遗址群——尧头窑

    5月9日,记者随媒体采风团来到澄城尧头窑。这里处处充满了尘封的历史,几经岁月风雨剥蚀,如今的尧头窑更显余韵悠长。
    2019-05-22
  • 如何让传统非遗“活”起来?

    印有舞狮形象的滑板、非遗AR游戏、DIY设计敦煌丝巾……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五届文博会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艺术原型开发的影视、音乐等衍生品纷纷亮相。数字经济时代,当传统非遗与新技术、新创意相遇,将会散发出怎样的魅力?
    2019-05-22
  • 吸引更多年轻人 海南非遗正在“年轻化”

    从5月开始,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便进入了忙碌状态,工作人员正推进海南省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3月就已启动本次申报,一方面是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例行需要;另一方面是我们深深意识到省级...
    2019-05-20
  • 亚洲非遗大展开幕 多位国外非遗大师现场献艺

    央视网消息:亚洲文明周各类活动已经陆续展开,活动将全方位呈现亚洲文明的丰富多样、全景呈现最美的亚细亚。作为亚洲文明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文明匠心——亚洲非遗大展”昨天(16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
    2019-05-17
  • 老字号创新传承“针尖上的非遗”

    每一家老字号,都是一本内涵深厚的书,记载着光阴的故事,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生存空间和传承平台。
    2019-05-17
  • 非遗保护新手段:数字化描摹非遗之美

    非遗保护新手段:数字化描摹非遗之美

     穿越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大地上,留存至今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如何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现代科技提供保护新方案,让非遗传下去,让文化火起来。
    2019-05-1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